
今年是陳逸飛逝世20周年和誕辰80周年,相關紀念活動是上海本年度文化藝術領域的重頭戲,得到多方支持。浦東美術館推出了「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超過150件展品從世界各地徵集而來,幾乎完整呈現了陳逸飛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在一江之隔的金臣·亦飛鳴美術館,由陳逸鳴總策劃的「致敬逸飛」展覽,同樣由陳逸飛「領銜」。57位畫家中包括了他當年的同事、同學,及一批當今的優秀中青年藝術家。118件作品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兩大展覽上,「外灘」是很多畫家不約而同創作的主題。原來,外灘是陳逸飛藝術人生之路的起點。從小,他就居住於外灘,北京東路與四川中路交界的一座老房子的四層樓。外灘的水和橋,外灘的建築,都給他豐富的滋養。儘管沒有關於外灘的專題畫作,但陳逸飛的外灘情結還是可以透過很多地方被感知到,比如,陳燮君介紹,在創作油畫《佔領總統府》時,他曾到外灘格林郵船大樓下面寫生外牆花崗石構建。還有,浦東的展覽上展出了一幅草稿,寥寥數筆,卻精準地描繪出他兒時每天要經過的地方:郵政大樓、乍浦路橋、他常常花5分錢去看電影的曙光電影院……令人浮想聯翩:若是最終成稿又將是怎樣的氣勢?
好在,這樣的遺憾由很多人替他完成了。以陳逸鳴的《外灘風雲》為代表,畫外灘成為聯結陳逸飛與很多人的紐帶。透過畫布,還能看到這片他所熱愛的土地,還在不斷變得更美,那定是令他欣慰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