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上圖)表示,搶不到艙位,只有一家委託工廠搶了10個貨櫃,其他代工工廠還沒有顯著的進展。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中美日前在瑞士日內瓦達成貿易協議,因為許多企業趕在90天關稅政策窗口期內爭相出貨,海運出現爆倉,許多航運公司紛紛不斷地漲價。對於全球許多航運公司紛紛不斷地漲價,蠶食了內地許多出口企業的利潤,一些物流貨代人士期望,國家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和了解市場信息,規範市場,以維護企業的權益。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深圳資深物流貨代人士表示,現在從中國通過以上海運到美國西部航線的高櫃價格是5,000美元,再過一個星期就是7,500美元,較4月的4,000美元左右,上漲了近一倍,其他許多國際航運巨頭也同樣不斷地漲價,漲幅是1,000至3,000美元不等。

目前只有中國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價格便宜一些,現在一個高櫃到美西是3,200美元,6月將漲至4,700美元,較其他同行低了不少,作為我國國有企業,算是業界的良心。

倡設熱線電話了解業界心聲

為此,他建議交通運輸部可以及時關注和了解行業變動信息,設立熱線電話和電郵,讓業界及時反映心聲和問題,並採取措施規範國際航運巨頭漲價行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合理的漲幅區間,以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認為,航運公司漲價的調查取證並不容易,變動快,他們融資、員工工資、折舊等成本壓力不小,最終漲價成本將由美國客戶買單。

企業:搶不到艙位「乾着急」

許多內地出口企業因為搶不到出口艙位,加上日益上漲的運費,他們心裏乾着急又無奈。東莞港企成興塑膠製品董事長胡力恒表示,目前公司有兩個40呎高櫃正準備出貨,但是現在搶不到艙位。公司委託貨代在搶艙位,預計7月底8月初出貨,盡量趕在90天窗口期內發貨。

江蘇洛克蘭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煒表示,「我們平時一年發往美國有4,000多條貨櫃,現在搶不到艙位,只有一家委託工廠搶了10個貨櫃,其他代工工廠還沒有顯著的進展,目前的訂單也只是前期暫時終止發貨的產品。」

由於巨大的航運需求,許多航運公司紛紛調撥運力,如今歐洲航線運力也出現緊張,令價格上漲。深圳市嘀嗒嘀物流科技總經理張培培表示,現在美線和歐線海運運力都緊張,主要歐洲運力開始減少,空班船增多,並且6月也是常規的出貨高峰期的第一期。

她稱,歐洲最近的運費處於價格谷底,航運公司會趁這個機會漲價。今年6月前半月中國到歐洲的高櫃海運價格將漲到3,000美元以上,較目前的1,600美元幾乎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