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今次在越南北遊玩,看到不少中國文化的足跡。

位於越南中部的蘭夏灣,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氛圍的地方,我們玩獨木舟到不同的洞穴探險,這裏的地貌與桂林接近。導遊帶我們去了一個海灘,這裏有一座擁有五百年歷史的古廟,古色古香的建築蘊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座古廟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洗禮,依山而建,依然保存完好。廟宇內供奉的雕像,展現了早期越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痕跡。

廟宇的設計融合了中國傳統風格與越南本土特色。屋簷上精美的龍鳳雕飾,另外掛了一副對聯,是在越南少見的繁體字。廟內的信徒多數是當地近水居民,他們虔誠地焚香祈福,為家人與自己祈求平安與幸福,也保佑漁民。

這座古廟見證了越南歷史的變遷,也成為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不少遊客來到這裏,除了欣賞廟宇的建築美學,也會與當地人聊天,了解這座古廟背後的故事。據說,古廟的建設是為了紀念一位傳奇人物,他在越南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且深受人民愛戴。

越南是一個充滿中國風味的國家,這一點從食物到歷史都可見一斑。越南的傳統飲食,如河粉、春卷與越式燒烤,都受到帶有濃厚的廣西廣東烹飪風格影響。這些菜餚不僅講究食材的平衡,還注重色香味,例如一定會很多炒菜式,讓人食指大動。

然而,越南也有其獨特之處,特別是在語言上。他們在十九世紀時開始引入羅馬字母作為語言書寫的基礎,這一舉措改變了越南的語言發展方向。這一系統名為「國語字」,是由十七世紀的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德·羅德(Alexandre de Rhodes)引進的。他根據越南語的發音,將其以羅馬字母進行標註,並加入了聲調符號,從而創造了現代越南語的書寫方式。

這一語言改革對越南的影響深遠,不僅讓越南人更容易學習和使用自己的語言,也讓外國人能夠更輕鬆地學習越南語。因此,越南的語言系統成為了其文化交流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