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主可控研發的操作系統,曾是我國信息產業的一大短板。2019年,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此後,谷歌停止向華為提供安卓系統更新及服務;微軟對華為的Windows操作系統供貨許可證到期。在此背景下,華為加快了國產操作系統演進的步伐。
當前,鴻蒙系統的優勢不僅在於自主可控,還在於它為國產軟件發展開闢了新路徑。鴻蒙操作系統作為國內首個實現「移動端與電腦端生態融合」的國產系統,以「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技術,打通了長期割裂的多終端開發體系,為國產軟件生態的發展創造了全新的技術底座和商業空間。
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鴻蒙電腦目前已完成300多款應用軟件的適配,涵蓋通用辦公、設計創作、實用工具、教育學習等領域。預計今年底,鴻蒙電腦將支持超過2,000個應用,大幅度提升生態的豐富程度。包括鴻蒙電腦在內,目前鴻蒙生態設備的接入數量已突破10億台。
在硬件生態領域,鴻蒙電腦已與惠普、佳能、聯想等頭部廠商合作,支持超過1,000款外部設備連接,覆蓋鍵盤、鼠標、顯示器等品類。這種開放協同模式,既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也為硬件廠商提供了接入鴻蒙生態的入口。隨着鴻蒙電腦的正式發布,華為終端也全面進入「鴻蒙時代」,華為智慧辦公全新升級為鴻蒙辦公。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成都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