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香港前年9月經歷世紀暴雨,導致筲箕灣耀興道一幅天然山坡塌下大量山泥。有立法會議員表示,當時冧山泥的位置目前已被混凝土噴漿,再加上金屬防護網覆蓋,路政署亦重開南面行人路、行人過路處、泊車位、巴士站等配套設施。他指出,土力工程處使用人工智能處理檢測斜坡數據,有助於降低實地勘察的人力及時間成本,變成主動防禦。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耀東邨對出耀興道斜坡於前年9月8日山泥傾瀉至今已逾20個月,當日除了大量沙泥掩蓋耀興道,居民最擔心斜坡上仍有不少巨石,有機會塌下。因此封閉多時,進行山坡鞏固工程,以及山泥傾瀉風險緩減工程。
現時已完成耀興道斜坡的鞏固工程,有居民認為,在斜坡噴上混凝土後雖然變得安全,但外觀較突兀,因此希望雨季後可以為鋪上混凝土的山坡進行美化。對於土力工程處計劃利用人工智能監察斜坡,他表示歡迎。「香港天然及人工斜坡俱多,更有偏遠或人力難以到達的地方。因此運用人工智能可同時處理及監測更多斜坡數據,降低實地勘查的人力及時間成本,大幅提升預防山泥傾瀉的安全性,由過往山泥傾瀉後才作出跟進,變成主動預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