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在17日於江西南昌舉行的2025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暨國際電信聯盟成立160周年紀念活動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啟動「算力互聯網試驗網」建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之際,用戶需要能夠隨時、隨地、隨需地接入算力資源。這需要實現不同架構、不同主體、不同地域的算力資源互聯,讓用戶方便地使用算力服務,就像使用水和電一樣。

依據「先互聯、再成網、同步建市場」的總體思路,中國信通院聯合30餘家產學研單位,開展算力互聯網體系架構研究。

同時,中國信通院會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率先啟動試驗網建設,面向通算、智算、超算,以及雲、邊、端等公共算力資源,開展三家運營商自有算力和全國分散社會算力的互聯,實現用戶便捷地「找調用」算力。

王志勤介紹,前期,各方圍繞算網設施升級、資源互聯調度、應用模式創新三大方向,開展了大量工作。

如資源互聯調度層面,已完成了131家企業499個算力資源池的資源標識,匯聚每秒111.3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智能計算資源,用戶人工智能、遊戲渲染等應用可以就近匹配接入最佳算力。

未來,算力互聯網將加快試驗網在重點區域與行業部署,強化互聯能力,攻關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拓展行業應用,形成示範效應,提升全行業普惠用算水平。

工信部:加速推進5G-A、6G技術研發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出席活動並講話指出,中國建成全球技術領先、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6個,工業互聯網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推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加快布局,有效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張雲明表示,信息通信業要在數字化轉型中助力性別平等、關愛特殊人群、彌合數字鴻溝;精心組織實施各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速推進5G-A、6G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和應用發展;健全市場准入、公平競爭、信用管理等基礎制度;深入推進網絡新型基礎設施跨區域、跨行業協同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網進園區、進基地、進集群;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雙多邊磋商和機制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