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為深化香港青年家國情懷,全方位感知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以培養國際視野。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區政府教育局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並於今日(17日)舉行總決賽及頒獎禮。本屆比賽以「感知外交 融通世界」為主題,吸引289所中小學近8萬名學生參加,人數和規模均是歷屆之最。行政長官李家超為典禮致辭時表示,外交是國家主權的體現、連接世界的橋樑。當今世界形勢複雜多變,地緣政治風險變幻莫測,經濟和社會領域深刻變革,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家超提到,根據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負責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的外交事務;香港特區可以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和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未來將繼續積極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為國家與世界交流合作貢獻香港力量。

李家超又與師生分享了其本星期率領香港及內地企業商貿代表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的經歷,行程獲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彼此建立了友誼和關係,其間香港、內地、卡塔爾、科威特之間達成了多達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奠定了多元合作基礎。他形容,這次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訪問,展現香港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效應力量,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作用,成果豐碩。
他呼籲同學應積極關注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新發展,深入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目標、新路向,思考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提升香港和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致辭指,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機遇無限,同時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為香港發展帶來一定挑戰。他強調,當前形勢下,香港青年既要立足本土的擔當,更要胸懷家國的意識,才能在世界變革浪潮中找準方向。他讚揚今日同學們決賽的表現不僅是外交知識的較量,國際視野的比拚,更是青春活力的洋溢,愛國情懷的彰顯。


經過激烈角逐後,今屆競賽中學組金獎由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奪得,而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學生鄭詩凡獲全場唯一一個個人獎——最佳台風獎;至於小學組冠軍則由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奪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