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榮懷(左)跟父親施子清。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沈清麗)「商之大者,為國為民!」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時,高度讚揚一代代港澳企業家將家國情懷深深融入血脈之中,生動展現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香港大紫荊勳賢、香港恆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子清和他的四個兒子始終心繫祖國、扎根香港,堅持投身於國家改革開放和香港「一國兩制」事業。施子清兒子、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分享其父的言傳身教,「『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是父親最常對我們四兄弟說的話。我們每個人的家、每一代人的成長,都緊跟國家發展的腳步並因此受益。」

●施榮懷表示,愛國從來不是選擇,而是責任。 資料圖片

「我們這一代,真正得益於對祖國內地的了解和合作,得益於我們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施榮懷在訪問中表示,在國家各階段發展中,香港從未缺席,自己家人也是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開始在內地各省市開設工廠,發展家族小生意。

「我們家族初期從事紡織品國際貿易,這也是我從商的起步點──為內地紡織企業採購紡織原料。記得那時,隨着內地經濟發展,人們開始告別藍灰色調,轉為追求美麗的穿着。這給了很多港人發展商機。」家族在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及地區採購紡織原料和質量上乘的面料進口到內地。內地紡織業興起發達後,又將服裝出口到世界各地。在眾多產品來來往往的過程中,亦為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貿易中心貢獻綿薄之力。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出現了所謂的「移民潮」。施榮懷憶述,父親當時召集全家人開家庭會議,說:「如果你們要移民,跟我說一聲,我一定接受你們的意見,你們每人也可以帶走一筆家產。」父親的提議令他們四兄弟都感到吃驚,一瞬間屋子裏安靜至極。

「當時的情景,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其實父親只是在試探我們四兄弟的態度。」施榮懷四兄弟作出一致選擇,打破沉寂說道:「感情在這裏,根在這裏。我們不移民,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對中國的發展有信心!」

受惠「一國兩制」 家族投資遍全國

以後,施家生意受益於改革開放繼續推進。受惠於「一國兩制」所賦予的優越條件,施子清先後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湖南、江西等地投資開設工廠,投資網絡遍及全國。施榮懷四兄弟也分別在地產、投資、貿易、證券等行業深耕。恆通資源集團成為了一個以進出口貿易、紡織、工業、房地產、證券業為主的多元化企業。

「愛國從來不是選擇,而是責任。愛國愛港是我們家族的信念。父親愛國愛港情懷,我們四兄弟從小耳濡目染,在香港不同時期的關鍵時刻,我們也都會挺身而出貢獻力量。」施榮懷說。

推動反「佔中」 發聲抗黑暴

香港於2014年發生違法「佔中」事件,社會氣氛令個別工商界團體猶豫不決,施榮懷說:「我義無反顧參與成立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並成為三個發言人之一,推動大聯盟聯合1,100多個團體,展開為期近一個月的簽名行動,累計收到超過93萬張簽名表格,遠遠超過最初80萬個簽名的目標。」

2019年黑暴期間,香港社會陷入混亂。時任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的施榮懷,帶領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的港區政協委員開展街站數百場,並帶領委員啟動慰問警署活動,衝在第一線,積極發聲,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亂,以及「一國兩制」實踐和基本法的貫徹落實。「我們四兄弟也多次公開發聲,呼籲市民認清暴力危害,並組織座談會,向市民解釋國安法的重要性,向國際社會傳遞香港真實情況,反擊西方媒體的惡意抹黑。」

香港未來在於與國家同頻共振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施榮懷強調,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這不是一句空話,香港的未來在於與國家同頻共振。如今,國家賦予香港新的戰略定位,未來香港亦應發揮所長貢獻國家所需。「香港工商界要助力發揮香港國際人才高地的優勢,努力為內地引進先進技術、高端人才,打破美西方圍堵。與此同時,西方持續污衊抹黑,為國家崛起製造障礙,我們要發揮香港國際資訊傳播優勢,想方設法講好中國故事,樹立國家良好國際形象。」

施子清積極投資內地回饋祖國

施子清於1967年棄教從商,一直以來,他腳踏實地,高瞻遠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乘着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先後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以及湖南、江西、廣西、遼寧、重慶等地投資辦廠,開發房地產以及參與各種工程包括橋樑、隧道、公路等投資建設項目。多年來,他堅信國家改革開放的道路,秉持誠信的理念,不屈不撓帶領恆通資源集團發展,業務遍及祖國大江南北乃至全球多個國家。

施子清事業有成後,不忘回饋祖國桑梓,尤其是對祖國家鄉和香港的教育慈善公益事業。1987年,他在家鄉福建晉江捐資設立施子清家族教育基金會。2009年捐資香港浸會大學設立教育基金會,資助學校整體發展及中國當代研究所的工作。他又每年捐資贊助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以及贊助內地少數民族地區民族學院和其他各地的慈善機構、社會團體、幼兒教育、希望工程等。

每逢國家遭遇災難 定當捐資賑災

每逢國家遭遇災難,施子清定當捐資賑災,向國家和災民伸出援手,2008年的汶川地震,集團捐資賑災,同時他捐出3幅墨寶作慈善拍賣,共籌集善款逾18萬元。2008年的湖南雪災,集團捐資予湘潭市賑災。2010年,響應中華海外聯誼會的呼籲,捐款支持西南災區抗旱救災,同年捐款支持青海玉樹受地震災害的災民。2020年11月東華三院聯合蘇富比慈善拍賣,施子清獲邀為慈善拍賣創作詩詞一首,並親手書寫作品作籌集善款之用。這充分展示出他對祖國、家鄉、香港的一片赤子情懷。

施子清還積極參與香港社會各項活動。他先後受聘為港事顧問、香港特區推委、特區政府太平紳士等重任,為香港平穩過渡、香港特區政府的誕生,以及回歸後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等全情投入,積極參與。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