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蕊 河南報道)北京時間5月12日下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正式發布,中美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這是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彼時,正在午休的駐洛陽美國進口木材代理商 Cathy突然被一串索命電話叫醒。客戶通知她要趕緊下單幾櫃美國黑胡桃。在懵懵的狀態下,Cathy看到了手機上提示的關稅調整消息,不禁歡呼起來:「哇,好消息來了!」
她在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木材繼續做,需要板子的可以繼續聯繫我。」過去四十餘天猶如坐過山車般的日子,Cathy知道目前並不是終點。「人可以瘋狂,市場不會跟着一起瘋,最終還是要在市場規律下較勁。」Cathy希望90天的窗口期後,有更樂觀的消息傳來。
4月4日至4月9日,當手機屏幕反覆彈出「加徵關稅」的紅色提醒時,Cathy的焦慮指數與關稅增幅同步攀升。從最初的34%到最終的84%,這位美國黑胡桃木中國區代理在五天內經歷了從業十年來最劇烈的市場震盪。「4月4日看到34%時還在算成本,4月9日84%落地時,客戶已經在搶加拿大的貨了。」Cathy說。
加徵關稅後Cathy電話接到嗓子啞
「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一步步升級,讓市場規則被徹底打破,客戶和供應商都在尋找新的生存空間。」當距離84%的關稅生效還有12小時時,Cathy的辦公桌變成了戰場。當日北京時間中午到午夜,此起彼伏的微信、郵件提示音、國內客戶急促的催促、加拿大供應商的漲價通知,交織成貿易戰特有的背景樂。她機械地在中英文間切換,接電話接到嗓子嘶啞。此時的她只接客戶的電話,親友來電一律掛斷。客戶一邊通知她不讓美國發貨,預付款定金也不要了,以此來止損,另一邊則開始搶加拿大木材。
加拿大木材一晚漲幾百美元
「第一次賣木材跟不要錢一樣!加拿大的木材商們都賣得害怕,一晚上漲了好幾百美元,還是供不應求!」Cathy整個人一晚上都處於極度緊張和異常興奮中,在中英文的穿插交流中,緊繃的弦從未敢斷。如果沒有時差的話,估計Cathy會坐在辦公桌前一晚上不停地接電話、發郵件、確認訂單。
美加稅還得美國人自己買單
可是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美國還在不停地加稅,一直到145%。此時的Cathy也已經趨於平靜。「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關稅加到100%跟加到500%其實沒區別了,都沒法做生意了。」Cathy說,「美國其實這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幾年一直在搞關稅,我們的生意其實已經在慢慢向加拿大轉移了。但沒想到這次居然這麼瘋狂。」
在中美關稅戰僵持不下的時間裏,Cathy和她的同行們都在坐等。「太離譜了,違背市場規律,那就坐等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她們的生意本能告訴她們:特朗普的關稅戰曾被宣傳為「保護美國工人」,但其實像美國這些木材工人全部靠出口過活,沒訂單沒生意,他到底保護的是誰?最後一切,還得美國人自己買單。「現在美國的木材出不去,沒人收。在美國一直堆積……最終市場會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關稅下調後 手機又成熱線電話
心情可以平靜,但生意不能平靜。「加拿大的木材市場跟美國沒辦法比,量太少。」Cathy和她的同行們不止一次在相互試探,要不要就此放棄木材生意。「我還是決定等消息。」其間,中國的一系列反制組合拳及政策「定心丸」,給了大家底氣和耐心。
5月12日關稅調整消息傳開後,Cathy 的電話便開始響個不停,手機幾乎成了熱線電話,忙得不可開交,不管是上廁所還是吃飯,都時刻關注着手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信息。這種忙碌的狀態,對於她來說既陌生又興奮,她已經有點不適應眼下的狀況。
Cathy也注意到,此前美國供應商因為中國對等反制的125%關稅,將有些貨轉到了越南,突然的變化肯定虧損很大。「此前中方對美加關稅是被迫的,而40天之後隨着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中方也撤銷了對美加徵的關稅。美國的反覆無常害的還是美國人自己。」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上次最忙的時候是關稅加到125%,客戶接連不斷地取消美國訂單,今天是忙着接單。」Cathy說,突然大家又「卷」起來了,大家開始忙着搶貨了,而且發貨越快越好。
國與國合作是個人的轉機與希望
「客戶有需求,就要抓住這個黃金期,盡快解決各種問題,在緩衝期內盡可能多地出貨。」Cathy一刻不敢耽誤,一向愛做飯的她,也只能點個外賣湊合了。像Cathy這樣的個體代理商如今正在上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的每一通電話、每一封郵件、每一筆即時到賬的定金,都在訴說着一個事實:貿易壁壘一旦破冰,市場反應的速度遠超想像,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共贏帶來的是個人生存的轉機與希望。這些孤軍奮戰的「外貿獨行俠」,在劇烈的變化當中順勢而為,在不確定性中積極尋求生機,這也正是中國經濟韌性的最生動註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