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至今已有月餘,儘管他在4月9日公布暫緩實施新關稅90日,日前中美經貿高層舉行會談後更發布聯合聲明,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並建立機制繼續協商經貿議題,惟關稅戰對美國經濟民生已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害。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日前公布,將於本月稍後時間開始上調部分商品在美售價,其他零售商預料會跟隨加價。這場以「保護美國利益」為名的關稅戰鬧劇不僅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破壞市場穩定,更導致美國物價飆升,引發裁員潮和經濟衰退,美國基層民眾淪為最大受害者,再次證明關稅戰損人害己,美國自食苦果。
沃爾瑪日前表明,因應關稅戰導致成本上漲,計劃最早在本月調高商品價格,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到6月情況可能更嚴重;其財務總監約翰·雷尼指出,在美國所售商品的約三分之一為進口商品,主要來源自中國、墨西哥、加拿大、越南和印度等,而「對等關稅」的水平已經超出零售商的承受能力,且關稅上升速度及幅度都是前所未有,加上當前的環境不斷變化,貿易戰對消費者仍有未可見的影響。
美國消費者正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付出真金白銀的代價,低收入群體更是首當其衝。特朗普聲稱關稅戰是為了「保護美國利益」,現實卻是要美國民眾為他的任意妄為買單。美國聯儲主席鮑威爾早前更警告,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可能會持續影響到美國通脹,在未來幾個季度推高通脹率。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最新數據,美國國內物價水平處在歷史性高位,通脹壓力也達到近40年高位。
關稅戰帶來的另一惡果是供應鏈的極度混亂。洛杉磯港作為美國最繁忙的貨櫃港口,近期貨物量已驟降35%,碼頭工人和貨車司機的工作機會銳減,港口周邊的咖啡店、餐廳等餐飲服務業也隨之蕭條,諷刺的是,這群藍領勞工不少是支持特朗普的「基本盤」。這揭示了關稅政策亦對美國基層勞動者造成直接傷害,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對經濟治理的短視與草率。
而且,由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企業無法判斷未來關稅走向,導致進口量難以規劃,令市場不確定性蔓延,連鎖效應衝擊經濟根基。美國加州州長紐森更直言,關稅政策疊加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草率作風,已讓美國經濟「亮起紅燈」,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包括加州在內的國家經濟和政府預算,當企業因不確定性暫停招聘與投資時,最終受損的是美國經濟的整體活力。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公布,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86,按月跌7.9點,連跌5個月,創近5年來最低,也是跌至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點,顯示美國民眾對經濟的悲觀情緒加劇。
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其邏輯建立在「經濟零和博弈」的謬誤之上,忽略全球化供應鏈的複雜性。從沃爾瑪的漲價到洛杉磯港的蕭條,從通脹高企到勞工失業,所有惡果最終由美國民眾承擔。美國若不摒棄單邊主義,回歸國際合作與多邊貿易的正軌,損人害己的鬧劇將繼續上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