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視察澳門期間,與工商界人士座談,其間提出四點希望。香港多名政界人士表示,香港和國家永遠是命運共同體,在美國近年不擇手段阻礙國家的發展下,香港工商界必須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挺起脊樑敢於鬥爭,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助力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將自身發展匯入國家發展的浩蕩洪流,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港澳工商界應當自覺將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要擔當與作為,為國家和社會繁榮作出貢獻。相信在中央堅定支持下,港澳定能乘風破浪,譜寫新時代「一國兩制」的嶄新篇章。
港澳特殊地位從來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吳秋北表示,工商界、企業家應當認識到,港澳的特殊地位從來都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企業家應服務國家所需、扎根民生所急,不能在享受「一國兩制」制度紅利的同時,規避相應的責任。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林順潮表示,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之際,香港工商界、醫療界更應堅定與祖國同心,肩負起護國、護港的責任。香港各界要積極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擴大對接國際市場,更好助力國家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美國近年不擇手段阻礙國家的發展,香港工商界應當努力發揮自身雙向橋樑作用,協助內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並向國際展現國家的制度優勢和發展機遇,更好吸引外資,緊密配合國家發展,善用「背靠祖國」優勢,才是保障自身商業利益的最佳方法。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 成功的企業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更要有風骨氣節,主動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整體需要,同時要勇於創新化危為機,要有站位高度,配合國家發展所需,從根本上吸引資本和人才,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優勢,將國家和企業的利益連結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鬥爭博弈中,取得最後的勝利。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夏寶龍主任提出「商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深刻論述,對香港工商界而言,這不僅是對企業家社會責任的再三強調,更是賦予新時代工商界以家國情懷和歷史使命,推動香港經濟與國家共同步伐。
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表示,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自身的成長和成功,也離不開國家的發展與成就。港澳工商界的發展基礎既在於以愛國護港、護澳為前提,堅守原則底線、敢於善於鬥爭,也在於結合自身優勢和產業發展需要,在擴大對外開放和國際化進程中施展所長,通過實際行動講好「一國兩制」故事。
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表示,在外圍政經環境不明朗下,香港企業面臨諸多挑戰,更要堅定發展信心,堅守國家利益底線,堅定與國家站在一起,善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找準香港所需和自身所長,積極升級轉型,才能贏得發展、贏得未來。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在國家面對美國所挑起的貿易戰與科技打壓下,香港工商界需堅守國家利益底線,堅定發展信心,積極創新,配合國家給予香港的發展定位,同時要更主動助力內地的標準制訂、制度銜接更好與國際接軌,在複雜國際局勢中攜手開創新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