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珊 西貢區議員 西貢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席
在社交媒體宣傳下,西貢萬宜水庫東壩人流近來急增。因應交通配套不完善等問題,相關部門已作出有力跟進與改善。期望通過進一步落實道路改善、預約制度、增設導賞團等措施,遊客與市民都可以在東壩獲得優質的休閒體驗。
近年內地遊客興起來港深度遊,行山和露營等成為熱門活動。今年3月,曾有大批遊客前往東壩一帶郊遊,交通嚴重擠塞。據了解,9A線當初設立時,只使用2架小巴;西壩至東壩之間路窄多彎,要單線雙程行車;假日期間大量市區的士入內,不熟路司機令擠塞狀況加劇。就上述問題,筆者早前指出,在加開9A小巴班次的同時,應優化萬宜路路面並增加沿途避車處;特區政府也應考慮通過交通管制,限制駛進東壩的車輛數量,以及引入中型巴士對遊客進行分流。此外,乘車處應增設車資參考牌,避免遊客遭濫收費;執法部門亦須加強打擊相關行為,保障遊客及市民利益。
在內地五一黃金周前夕,多部門協同採取措施,改善不足。五一黃金周首日的東壩交通整體運作暢順,由於改善了避車處(包括鋪好不平路面、磨平石壆等),萬宜路讓車行駛的時間縮短至一分鐘甚至幾十秒,車隊來往西貢至東壩車程只需40分鐘,比復活節假期時所用的平均時間(約1.5小時)快。而且,遊客在警方及漁護署人員的指引下,不會因迷路而滯留原地,人流比預期中少兩至三成。
筆者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繼續優化,包括調整的士落客點至破邊洲路牌旁、的士在此只落客不上客等。西貢區部分地點接收訊號較弱,提早在口岸發放地區資訊,可便利遊客規劃行程。
改善東壩交通問題,不單為了遠道而來的遊客,亦是出於對本地市民休閒體驗的考量。為了讓市民可以在平日方便地前往西貢的郊野公園行山放鬆,與集中在節假日到訪的遊客「錯峰出行」,筆者亦有促請研究9A線小巴服務恒常化的可行性。希望運輸署通過整理和探討黃金周收集的交通數據,與營辦商積極考慮相關的營運安排,並繼續優化萬宜路避車處,以及增加電子顯示屏以更新東壩的實時交通資訊。
筆者認為,通過實名或車牌預約進入東壩的方法還有待商榷,但期望有關部門做好防止炒賣名額的措施,確保北潭涌閘口的運作順暢。同時,筆者建議巴士公司開設由北潭涌郊野公園出發的路線,沿浪茄、西灣、白腊等景點進入東壩,在分流之餘保證遊人的出行體驗。
特區政府還應關注吸引遊客「留港消費」的問題。就筆者所知,內地遊客到達東壩後,通常會沿山路行至破邊洲、浪茄、西灣,再回到北潭涌,然後返回皇崗或福田關口,很少進入西貢市中心,未能帶旺地區消費。若增設地區導賞團及旅遊巴專線,集中在破邊洲與東壩的遊客接送到地質公園,之後於西貢市中心解散,就有可能刺激當區消費,讓更多人認識到西貢的人文風情與傳統文化。
東壩因社交媒體推廣而迎來大批遊客,既是對「香港無處不旅遊」的印證,又是對我們打造西貢名片、講好香港故事的機遇。為平衡旅遊發展與自然保育,有關部門應優先評估遊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制定具體方案,引導遊客及車輛進出郊野公園,同時加強對遊客的環境衞生及安全教育,共建一個生態可持續的旅遊勝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