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漁博會昨開幕,香港業界踴躍參與。
●葉顯偉
●莫碧霞

「2025深圳國際漁博會」昨日(15日)在深圳開幕,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魚類統營處和香港眾多漁業從業人員逾百人參展,推介香港「優質養魚場計劃」。為了吸引深圳市民,魚類統營處安排免費試吃魚肉,許多深圳市民排長隊等候品嘗。魚類統營處一級市場經理葉顯偉昨表示,此次參展意在開拓大灣區龐大的市場,今年計劃通過CEPA免稅政策銷售20噸魚,共計有10個品種。●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漁博會港澳展區看到,現場展示香港許多優質海魚,包括石蚌、藍瓜子斑、烏頭等,大量深圳市民前來排長隊品嘗魚肉,紛紛稱讚,同時亦吸引了不少對香港海產品感興趣的內地買家。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本次展會上帶來「優質養魚場計劃」,向參展觀眾及採購商展示香港「優質魚」的全鏈路養殖、生產過程,這些被貼上二維碼溯源標籤的魚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未來有機會盡快被端上內地居民的餐桌。

二維碼可溯源 優質港魚吸睛

葉顯偉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是特區政府魚類統營處帶領香港漁業商家第三年參加深圳漁博會,目的是拓展大灣區巨大的消費市場,香港展台也洽談了不少對香港海產品感興趣的內地買家,而香港漁業的商家們也希望透過漁博會了解內地市場,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向內地輸送高質量海產品。他稱,今年香港計劃有20噸香港的海魚銷往內地,目前品種有十個,並通過CEPA政策實現免稅,因此可以很好地促進香港養殖業發展。

魚類統營處銷售員陳慶盛昨表示,他們獲香港特區政府支持在大嶼山和長洲等地方養殖多種魚類,每年養殖的魚數量有幾萬斤。

在漁博會上,香港特區政府有關機構舉行可持續發展藍圖香港漁業推介會,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業主任莫碧霞表示,為了支持深海養殖,特區政府於2014年成立漁業持續發展基金,旨在協助香港漁民採用可持續而高增值的運作模式,並資助相關的計劃及研究,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該基金總注資額為10億港元,與香港漁業有密切聯繫的內地團體及機構,可以申請基金資助以開展深海網箱養殖。

港智慧化示範場助業界深海養殖

莫碧霞表示,香港正在設立海產養殖深水網箱示範場,其深水網箱具有抗風、抗流、抗浪力強、使用年限長的好處,能在較佳水流的開放水域進行大規模養殖,配合智慧化設備提高生產效能,透過項目的實踐與示範,讓養魚戶能近距離學習抗風浪深水網箱技術及操作。

香港漁業參展深圳漁博會亮點

●設置大面積港澳展區。

●免費試吃香港精美魚肉吸引內地客戶。

●大力支持和發展深海漁業養殖。

●三年持續參加深圳漁博會開拓內地市場。

●今年擬向內地出口20噸海魚產品。

●舉辦「香港漁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推介會」,吸引與內地漁業業務合作。

●推海島遊和漁業資源旅遊,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