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稅戰暫緩,根據路透社昨日引述白宮一項行政命令和行業專家透露的消息,美國將把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關稅,按不同速遞公司分開處理,最低可下調至30%。香港物流業界昨日歡迎新安排,預料很多廠商和出口商會於暫緩措施的90天內盡快出貨,由於空運費用高海運至少四至五成,料企業首選海運,未來海運艙位將繼續緊張。香港郵政昨日仍未恢復接收寄往美國的載貨郵包,重申不會代收美國實施的關稅。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中美雙方周一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互相下調對進口貨品加徵的關稅。其中,美國宣布對中國的關稅大幅削減至30%;中國對美國關稅減至10%,並於昨日中午12時01分起實施。不過,當日的聯合聲明中並未提及小額包裹關稅,路透社昨日報道說,根據白宮周一晚的一項行政命令,從周三開始,美國對華小額包裹關稅從120%降至54%,維持每件小額郵遞品100美元的從量關稅,但取消原定6月1日提高到200美元的計劃。
空運費用高海運至少四至五成
路透社的報道還說,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x)和敦豪快遞(DHL Express)等商業快遞公司處理的包裹則有不同的規定。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專家告訴路透社,這些來自中國的包裹稅率現在默認從之前的145%降低至30%。
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主席劉浩然昨日在電台節目中指,早前關稅和小型包裹的稅項令很多貨源包括電商平台在本月1日之前已經暫停,廠商亦積存一些庫存。在暫緩關稅期間,船運及空運需求會增加,因成本關係相信大量商戶會選擇船運,如果轉用空運,費用高至少四至五成,相信只有很趕急的貨物才會轉用空運。對於美國降低對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至54%,他認為,稅項仍然偏高,相信要兩國政府再有優惠措施,才可以回到以往正常的物流往來。
中小企分散投資 開拓中東市場
在同一場合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表示,業界會爭取把握這90天時間出貨,船期方面相信這一兩個月會比較緊張。他相信,這段期間的出口可能比過往大量增加,所以要向航商預訂艙位,亦期望特區政府能夠提供協助,作特事特辦的安排。他認為,小額包裹關稅即使降至54%,也非能夠負擔的水平,今年2月及3月曾與商經局溝通,相信業界將會盡量分散投資,並開始接觸沙特及阿聯酋等中東市場。
對於美國降低對內地和本港的小額包裹關稅至54%,香港郵政表示,現時仍暫停接收寄往美國的載貨郵包;對於美國政府本月12日頒布有關關稅的行政命令,正與美國郵政機關釐清有關事宜,重申不會代收美國實施的關稅。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14日)在該局社交平台賬號表示,國際貿易環境雖充滿不確定性,但香港作為全球航運與物流中心,必須以堅定意志和靈活策略應對挑戰。她指出,會循開拓新興市場;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吸引更多貨物經香港中轉;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推動物流航運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以及拓展網絡為香港物流業尋找新增長點等5方面持續推進香港航空、航運及物流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