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1.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1.22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4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65.7萬億元,同比增長7.2%;今年前四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06萬億元。當月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8%,狹義貨幣(M1)餘額同比增長1.5%。
4月末人民幣貸款增速仍明顯高於名義經濟增速。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5,18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41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601億元;當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9.2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0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3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89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768億元。
發行特別國債拉動社融增速
社融方面,首四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6.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61萬億元。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24.0萬億元,同比增長8.7%。
4月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較快,人行下屬《金融時報》引述專家分析稱,政府債券發行加快是最主要的拉動因素。近期財政部還啟動了支持「兩新」「兩重」的1.3萬億元特別國債,預計後續特別國債的發行進度仍會保持較快速度,促進拉動需求,提振社會信心,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
對於下一步金融總量數據,市場普遍認為「有望保持平穩」,5月金融三部門聯合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對實體經濟有效需求恢復起到積極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