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常聽見人說「做人要有信用」。當時,常常掛在大人嘴邊的,除了「牙齒當金使」「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諾千金」「講得出,做得到」等,還有一句很有趣的,就是「講大話,甩大牙」了,它本身是句謊言,卻用來教導人不要講大話。
筆者小時候看過一齣粵語長片,講述「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記憶深刻。內容談及一位皇帝為博紅顏一笑,竟吩咐人燃點烽火,眾諸侯因而急急聚集,以為受到敵軍威脅,最後才發現自己被愚弄了,堪稱中國版的「狼來了」。
誰曾想,今天西方竟然有個超級大國,過億的人民選出了一位狂妄自大、愛說大話的總統來。這位總統為了對付崛起的中國,便開打極荒謬的貿易戰,不但不講道義,連盟友也不放過、朝令夕改,一個大話掩飾另外一個,毫無誠信可言。所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有這樣一位元首,既無禮、無義、無廉、也無恥,試問這個國家的命運將會怎樣?
祖國在國家層面的價值觀目標,與香港特區政府提倡的首要價值觀,其實都包括了「誠信」。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論到誠信的應用,實在有多個層面。
君子人前人後皆守原則
從個人修身的層面來看,不論在人前人後,都要堅守原則,這樣做人才算是真有誠信。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在獨處的地方,最能考驗一個人是否能堅守原則。
從朋友的層面來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非常重要,此外,當看到朋友犯錯,自己能真誠作出規勸也是誠信的表現。「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這兩句話都是在提醒大家對朋友用愛心、說實話的重要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此,不要因為怕傷害友情,而對朋友所犯的錯誤「隻眼開、隻眼閉」。一段能經得起真話考驗的友情,才算是真友誼。
從家庭的層面來看,夫婦二人能堅守對婚姻的承諾,實在是維護家庭完整的「壓艙石」。「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若不是有人不兌現對婚姻的承諾,又怎會有人說出這句話來?「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對於一段婚姻關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種種因素,而是經得起考驗的承諾。
夫婦二人有了孩子之後,在教養方面也要講求誠信。有沒有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對兒女說話,也要認真,親無戲言,不要為了貪方便而隨便欺騙子女,否則他們日後也會有樣學樣。
從工作的層面來看,筆者認為在工作上表現出誠信的人,他們在工作上的機會往往會比別人多,走的路亦往往比別人遠。「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一個人在工作上「為人謀而能盡忠」「言必信,行必果」「自己教導別人去行的事,自己也真誠去行」,難道他會沒有前途嗎?
就國家的層面來看,「民無信不立」,領導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中華文化幾千年來一直崇尚誠信,筆者認為無論在哪一個層面,堅守承諾、追求誠信,永遠都是最有底氣的做法。
●盧偉成MH校長 筆名孺子驢,播道書院總校長、香港教育領導協會主席、新城電台親子節目《人仔細細》嘉賓主持、中國文化研究院學科顧問,致力在中小學推行中華文化教育,並把中華文化價值觀之學習滲透於各個校園生活環節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