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肆意發動關稅戰,傷及自身經濟。隨着中美周一(5月12日)公布雙方暫時降低關稅90天,《華爾街日報》引述經濟學家分析指出,這將幫助美國降低經濟衰退的風險,令美國經濟重新回到作為主要商品消費國的軌道上。投行瑞銀亦表示,降低對華關稅可能意味着美國今年經濟將額外增長約0.4個百分點。美國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表示,這次中美達成臨時協議所傳遞出的潛在信息,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冀緩和一場危及美經濟的懲罰性貿易戰」。
《華爾街日報》在4月初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將美國未來12個月出現經濟衰退的幾率上調至45%,他們擔憂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會帶來嚴重衝擊。許多經濟學家曾預測,對中國商品徵收過高的關稅,會令美國經濟難以承受,因此將會下調關稅。但經濟學家亦擔憂關稅下調不夠及時,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害。
專家上調GDP增長預測
中美雙方達成協議後,牛津經濟研究院將其對美國經濟衰退的幾率預測,從此前高於50%的水平下調至35%,還將今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預測,上調0.1個百分點至1.3%,並表示關稅、供應鏈壓力和不確定性,都將導致經濟增長低於潛力水平。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斯威特估計,「明年美國經濟會有諸多利好,包括放寬監管、財政刺激及政策不確定性減少等。」
瑞銀經濟學家的計算顯示,為期90天的關稅緩徵措施,將令進口商實際支付的關稅降至約35%。這一舉措消除了貿易可能陷入基本停滯的威脅,亦令依賴進口的企業避免成本大幅上升,甚至是倒閉的風險。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經濟依然面臨阻力,因針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稅,仍然高於特朗普上任前的水平。這將壓縮公司利潤,同時令消費者為進口產品支付更昂貴價格。
美國母嬰品牌Lalo的聯合創辦人威德爾認為,即使是最新協商的較低關稅依舊非常高昂,其公司90%庫存來自中國,「由於這項成本,沒有哪家公司能真正擺脫困境。」威德爾說,「這次中美暫時下調關稅,有助確保我們能把商品運過來,但肯定會影響盈利能力。」《華爾街日報》強調,由於關稅方面持續的不確定性,企業可能不願投資新廠房和設備,亦不願增加工人。而美國政府近期的其他舉措,包括收緊移民政策、削減開支、裁員,以及重啟學生貸款的償還,亦令經濟學家感到擔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