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平
●搶包山等香港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值得系統介紹和重點宣傳。 資料圖片

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鎮境內的乾元山金光洞是哪吒的成長和拜師修行地,大康鎮陳塘關和三合鎮哪吒祖庭等也是哪吒民俗文化的主要承載地,形成古籍文獻、文物遺存與民俗活動結合的哪吒文化體系,更是海峽兩岸的文化根脈所在。西南民族大學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徐希平說:「如今江油地方政府積極利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包括小紅書、抖音等,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宣傳江油的哪吒文化。江油的部分團體多年與台灣地區合作,開展哪吒文化研討會,加強兩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向心力。」

徐希平表示:「香港地區有十分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如每年四月初八長洲太平清醮(包括搶包山)、七月十五中元節盂蘭勝會、大澳端午龍舟遊涌、中秋大坑火龍巡遊,以及春節及各種節氣系列民俗活動等,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地方特色,對於年輕一代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感情和交流互動等都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傳承弘揚。」他認為,香港的民俗文化很豐富,但缺乏系統介紹和重點宣傳,過去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徐希平結合江油對哪吒文化的開發利用,認為香港在開發利用本地民俗文化資源方面,還有很多要加以重視的部分。「比如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媒體資源,讓社會了解香港的民俗文化遺產的基本狀況。」同時政府還應對相關的民俗活動展開系統調研,並將相關文獻整理出版。「另外,政府還應加強組織和領導,積極管理相關的民俗活動,鼓勵和保護民間自發傳承民俗文化的熱情。」

徐希平認為,香港應充分發揮科技與經濟優勢,構建內地-香港-海外華人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對接廣東嶺南地區這一文化同源地,甚至擴大到其他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與這些地方的民俗文化產生交流互動。徐希平還說道:「香港的高校及中小學也可以組織相關研學活動,加深年輕一代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了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進香港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