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周日(11日)是母親節,母愛之珍貴對於每個人都極其重要。看到網上有人發表的趣答:「我住過最貴的房子是媽媽的肚子,是我永遠都還不起的房租。收過最貴的生日禮物是媽媽送的一條命,到現在還用着。」雖然是腦筋急轉彎式的,但仔細想來,卻又句句屬實。當然母愛之貴不僅僅是給予孩子生命,更重要的是無私的付出,言傳身教的榜樣更是孩子一生的溫暖和動力。
今年的母親節,我的女兒也給我寫了非常感動的留言,她們說很高興以我為她們的榜樣,我可以引導她們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覺得作為母親,作為女性,能夠給下一代作為榜樣學習,是讓我感到最驕傲和有成就感的。「母愛之貴」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成就他人,成就兒女的美好人生,讓她們活出自我,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打拚和生活。
我也是從自己母親身上學到這點,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雖然很多人覺得在我這個年紀為什麼做事還這麼拚搏,但是我覺得我所熱愛的藝術和教育工作,能夠為社會做事情,為學生成長做引導,我感到非常高興和充實。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做不同的事情,完成不同的目標,能夠把我人生所學和所感,分享傳遞給下一代,成就他人,為社會做更多的服務,是我的人生樂事。
上周六,我參加了香港科技大學基金會成立的第一次籌款慈善晚宴,為他們演奏,為科大籌款做一些工作。兩年前科技大學授予我榮譽院士,當時我正在參加「一帶一路」的巡演,所以錄製了視頻發言。很高興籌款活動見到很多好朋友,我也和科大校董會沈向洋主席見了面,向他表示很願意為科大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
我與科大頗有淵源,2017年,我就和好朋友譚盾大師開創性地推出了「21世紀青年音樂計劃」,我們在科大邀請香港八大院校的學生音樂精英,和我率領的香港弦樂團總共200多人首演譚盾音樂交響詩《手機與弦樂:風與鳥的密語》,這在香港最先開啟科技與音樂結合的先河。
我記得當時在接受科大授予榮譽院士的視頻發言中提到:「科技改變生活,藝術振奮人心。」「科技與藝術完全可以相互賦能,創造全新的時代。」「未來如何進一步培養年輕人的創新思維,我覺得更離不開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每個孩子創新思維最早的老師,相信都離不開母愛給予的勇氣和耐心。母親總是包容孩子每一次的嘗試,一步一腳印,每一次嘗試都需要披荊斬棘,破舊立新,這也是孩子成熟成長的源源動力。
母愛以無私的深情,崇高的榜樣,構成了孩子心中永遠的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所以我們也常常把祖國比喻為母親。從母愛之貴,可以想到我們對於家國的情懷和責任,我們有更大的責任要去承擔,更應該去推動整個社會對於真、善、美的追求,推動傳承中華文化之根,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