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以「長城之約·和合共生」為主題的2025北京長城文化節13日開幕,與會的部分中外嘉賓下午來到八達嶺長城景區體驗登山助力外骨骼裝備,並在外骨骼裝備幫助下體驗攀爬長城,感嘆有科技裝備助力,更輕鬆當好漢!來自巴西的留學生凱撒身着裝備後向記者表示:「非常棒」!

外國友人穿中國產外骨骼助力裝置爬長城。(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助力外骨骼」輔助登山設備近期正式登陸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設備融合AI人工智能與人體工程學的科技裝備,當檢測到上坡、跨步、下坡等動作時,能夠實時調節助力等級,改善膝蓋與腿部壓力,確保用戶在不同坡度上都能獲得最佳的助力效果。該設備採用航天級鋁合金與高強度碳纖維材質,15秒簡易穿脫設計,專利仿生關節結構適配人體自然運動軌跡,久穿無束縛感,適合戶外複雜的運動環境,目前已實現5小時長效續航,可支持換電、給手機反向充電應急,一舉解決遊客「電力焦慮」。據介紹,以往有遊客因為體力原因攀登長城總是半途而廢,現在有了外骨骼的幫助,他們終於能夠一鼓作氣,完成「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挑戰,收穫巨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

外國友人穿中國產外骨骼助力裝置爬長城。(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記者從延慶區長城管理處獲悉,近年來,延慶八達嶺長城利用無人機技術,結合八達嶺長城遺產要素分布位置,分別在北四樓、南四樓部署無人機機場,規劃完畢18條無人機自動巡查航線,總長超20公里,以俯視角度和側視角度,對長城北一樓至北十九樓,南一樓至南十六樓半開展巡查。目前兩處無人機機場每日飛行10個架次,單架次巡查時間約為5-10分鐘,每次飛行結束後無人機機場會將飛行過程中所採集的圖像資料和影像資料自動回傳至無人機應用系統平台。

外國友人穿中國產外骨骼助力裝置爬長城。(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攝)

據了解,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完好、文化價值最突出的段落之一。作為萬里長城的重要隘口,它地勢險要,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其戰略地位在歷代軍事防禦中均佔據核心地位。八達嶺長城依山勢而建,城牆隨山脊蜿蜒起伏,充分利用地形險阻,構建起易守難攻的防禦體系。建築上,其牆體兩側設有雉堞與宇牆,既具備軍事防禦功能,又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建築智慧。如今,八達嶺長城不僅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每年吸引數百萬中外遊客登臨遊覽,五百餘位外國領導人也曾登臨於此。景區內配套完善的旅遊設施,如中國長城博物館、長城文化街等,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場景,使古老長城煥發出新時代活力。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