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政府致力在短期內落實「控煙十招」,並就當中的八項提出修例以提供法律基礎。在今日(5月13日)的立法會《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上,醫衞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控煙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令人更加憂慮是吸食電子煙在內的另類煙,特別受年輕人歡迎,因此在「控煙十招」中,其中一個重點是減低吸煙的誘惑,包括另類煙和五花八門的加味煙,防止新世代染上煙癮。她又強調,加強控煙是全世界的發展趨勢,亦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意見,而控煙的工作和經濟從來不是零和遊戲,控煙能夠贏健康之餘,亦不輸經濟。
在會上,有議員憂慮,加強控煙或會影響飲食及零售等行業的生計,並認為港澳與大灣區控煙政策應一致,否則旅客都到其他地方。李夏茵回應指,「事實上內地(控煙)步伐沒有停下,例如上海今年3月,他們室內全面禁煙、室外不准遊客吸煙,劃了8個熱點、尤其是打卡熱點全部不准吸煙。所以見到不論是內地或周遭地方可能步伐不一致,不過方向是相同。」
她又說,參考新加坡的例子禁煙同樣比較嚴厲,但不見對經濟有很大影響;而本港2007年禁止餐廳室內吸煙,當時有憂慮或影響生意,但相關數據顯示室內禁煙措施反而令餐廳營業額上升,她認為控煙是否導致經濟差需要研究更多數據,不過不同例子都反映經濟影響不似想像般悲觀。
對於有議員質疑控煙措施太嚴苛,如要大幅減低吸煙人數,會影響個人自由。李夏茵回應指,自由及權利的先決條件涉及意志及知情權,煙草產品會令人上癮,當上癮後自由意志會受到剝奪,「吸食煙草產品是會上癮,當你上癮時,你的意志就會被剝削,所以為甚麼煙及毒品會有上癮的情況,我們絕對不會用自由意志稱我可以選擇做這些事情。」
李夏茵說,留意到政府在上月底推出修訂條例草案後,市民廣泛支持新一階段的控煙措施,特別是政府保護下一代免受煙草禍害的決心。她指,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青年興則香港興,政府透過修例推動控煙工作的同時,亦推動在學校和社區,開展更多戒煙活動,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名議員支持修例,認同控煙工作要針對年輕人,建議政府考慮21歲以下人士不能合法買煙的做法,避免年輕人跌入吸煙的圈子。李夏茵回應說,政府不想年輕人成為煙民,因此提出的控煙政策是減低煙草產品的吸引力。
有議員則關注如何加強控煙辦的執法,衞生署規管事務總監封螢指,禁煙區違例吸煙的情況時有發生,署方有巡查相關黑點,過去兩年的便裝巡查有一定成效,前年及去年的定額罰款通知書都有增加,而今次修例會增加定額罰款金額,相信會有阻嚇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