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 卡塔爾報道)隨團與行政長官李家超到訪中東的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林天福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分享香港機場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領先成果,以及該技術於卡塔爾哈馬德國際機場的運作。他指出,香港國際機場不僅是全球航空貨運的重要樞紐,更通過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扮演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角色。此次卡塔爾之行,他將實地考察當地機場的無人駕駛系統運作情況,了解實際需求,探索進一步合作的可能,以推動香港國際機場技術的全球影響力。
無人駕駛技術成熟 港機場車隊擴至70輛
林天福介紹,香港國際機場自2019年起引入無人駕駛技術,初期與北京一家科技企業合作,僅試運行一兩輛無人駕駛車輛,主要用於行李拖運。經過數年發展,技術已顯著成熟,車隊擴展至70輛,涵蓋行李拖運車、巡邏車及機場內部員工巴士等多種用途,「這是全球首次在機場大規模應用無人駕駛技術,不僅大幅提升香港機場運營效率,亦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風險。」
無人駕駛車輛在香港機場的成功應用得益於與內地企業的緊密合作,該些企業也在實際場景中不斷優化技術,逐步適應國際化標準,例如北京企業便在港設立國際總部,並成功將技術輸出至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和卡塔爾哈馬德國際機場,「香港機場的國際知名度和高標準運營環境,讓這些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認可,顯著降低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
林天福表示,卡塔爾、香港與新加坡均為人口相對較少、勞動成本較高的經濟體,對自動化技術有強烈需求,「無人駕駛技術能有效提升機場運營效率,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這對卡塔爾尤其重要。」當地機場對無人駕駛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雙方有望在技術升級和應用場景拓展方面深化合作。
可成內企提供國際化「試驗場」平台
香港機場更可作為內地科技企業提供國際化「試驗場」的平台,林天福說:「很多內地大企業都有這種(走出去)能力,但當中或會面對制度上的差異,簡單至內地與海外機場或產業的投標方法也可能非常不同。」他續說,若本身技術不夠成熟,香港可提供應用場景,迫使企業不斷完善技術,從而在國際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如果一項技術能在香港機場成功應用,基本上可符合全球任何機場的需求。」林天福自信地說,香港機場與國際主要機場保持密切聯繫,運營標準與全球接軌,為內地企業提供寶貴的支援。他透露,除無人駕駛技術外,香港機場還在跑道維修、節能技術與人臉識別等方面引入創新技術,例如採用高速攝像頭和人工智能技術,將跑道檢測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十幾分鐘,該技術已吸引多個國際機場的關注。
林天福此行還聚焦於加強香港與卡塔爾在航空貨運領域的聯繫,與當地航空公司及買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他指出,中東是香港航空貨運的第四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尤其在中美貿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下,香港更需要分散市場風險,尋找新的增長點。香港國際機場目前在中東有13個貨運航點,未來計劃增加更多航班和航線,滿足市場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