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反覆無常的做事作風,令投資者對風險資產前景存一定戒心。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過去幾周,特朗普眼見關稅戰未能得逞,暫時放軟手腳,盡量達成各方貿易協議,作為短期成果,作為啟動關稅戰後的交代。外界一直深信,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不單是關稅收入救助美國財政黑洞,更要以驚人的關稅手段,威脅各國跟其商討談判,以在不同層面提供利益予美國,作為換取減輕關稅戰傷害的代價。顯然,上述如意算盤未能如其所願,多國傾向觀望,未有馬上俯首稱臣,令其相當無奈。

顯然,他深知本身的政策改革,對於實體經濟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有必要憑減息等貨幣政策手段,予以助力,幫補一下。可惜,以其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關係惡劣,不容易修補,亦無可能在這階段修補,鮑威爾只消按本子辦事,不必理會總統的干預,對方愈急於減息,愈高調呼籲減息,愈脅迫央行行長做這做那,鮑威爾愈是冷靜不加理會。

正因如此,剛剛英美達成貿易協議,可以說是對於拯救特朗普面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不足以證明其成功,最多是印證外界原本想法,就是特朗普刻意開天殺價,落地還錢,透過關稅脅迫各國主動跟其談判,然後爭取有利於美國的各種條件,又可以拿來炫耀一番。

比較重要的,反而是上周事態發展中,中俄領導人會面後,美國更形着急,着其美國財長跟中國代表商談,周末傳出好消息,有實質進展云云,投資者當然是樂觀其成,但亦為安全計,聽其言,觀其行,不會一下子絕對放心。

誠然,貿易協議的達成,有利於風險胃納回升,但即使如此,從中長期而言,投資者愈趨明白特朗普的風格,即使近期發動關稅戰不能輕易取得勝利,令其不得不暫時低姿態,但稍後若有不同處境,其作風往往不惜撕破臉,以爭取當前更高利益,一切利字當頭,全無道義可言。

風險胃納難復舊觀

以此觀之,已達成以至潛在達成的貿易協議,對於短期風險胃納有一定幫助,但事態發展是否真的如其所願,尚為未知數,短期美股反彈以至美元資產略為回穩,但要小心消息市政策市,一切隨時有變,何況風險胃納再高,高不過4月,更高不過1月20日特朗普重新上任之前,這一點是關鍵,重中之重。

不錯,對於上述好消息,正常投資者的反應當然是樂觀正面,只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特朗普作風反覆善變,信用度極低,一如其做生意時多達六次破產賴債一樣,擺明車馬真小人,如今是形勢比人強,他才急忙先行達成任何可達成的協議,稍後情勢略為好轉,不排除又反口,故此,只能聽其言,觀其行,再加上把樂觀的情緒打折。

投資者料趁反彈鎖定利潤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多數趁高位先行鎖定利潤,尤其不少風險資產由4月低位反彈至今,都有相當幅度,足夠不少人的短期獲利目標達到有餘。相比之下,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在現水平追貨,因為上述擔憂非常實在,不是憑空想像,而是大家見識過其第一屆任期,以至如今新一屆的表現而知道的。(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