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研發新的臨床評估工具,協助腦中風患者控制高血壓,期望降低復發性腦出血及再次中風的風險。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及香港大學中風研究組的團隊,整合462名來自瑪麗醫院腦出血患者的數據,挑選適合3種降壓藥治療的患者,並經3間醫院大約200名病人驗證,成功研發「腦出血後用藥評分」工具,預計年底開始可以有病人參與評分機制。

「腦出血後用藥評分」包含5項簡單臨床指標,包括年齡、性別、腎功能、入院時血壓,以及是否患有缺血性心臟病。當評分達到既定指標,便可提早用藥控制血壓。團隊表示,透過新的評分工具,可協助醫護快速識別需要積極治療的患者,及時控制血壓、亦避免過度治療及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團隊同時進行研究,探討透過推動遠程醫療,包括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定期監察和提示。中期研究結果顯示,成功控制高血壓情況的比率提升近九成。

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神經學》發表。

(來源:香港電台)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