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估署僅處理全港四成劏房單位的AR2表格,反映受保障的劏房租賃不足半數。資料圖片
●劏房戶盧女士。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劏房戶Penny。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劏房家庭入息及租金數據

《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下稱租管條例)修訂生效至今三年,規定劏房業主必須與租戶簽訂租約,以及填寫租賃通知書(AR2表格)交予差餉物業估價署。惟社區組織協會指出,不少劏房業主拒發紙本的正式租約,差估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該署僅處理全港四成劏房單位的AR2表格,反映受保障的劏房租賃不足半數。調查亦發現,超過三成受訪租戶續約時遭加租,部分更違規加租超過10%,電費濫收問題嚴重。有劏房戶控訴,租管條例形同虛設,一再遭狂加租,卻因怕被逼遷而只能啞忍。社協建議政府主動加強對租管條例的執法行動,保障基層住屋權。房屋局回應稱,差估署會繼續堅決執法打擊違例行為,至4月上旬已合共檢控770宗沒有提交表格AR2的個案。●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社協今年1月至2月向不適切居所租戶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發現受訪者收入水平跌至近5年低位,平均月入中位數僅8,900元,租金佔家庭入息比例升至48.8%高位,較5年前提升近10個百分點(見表)。

3.8%續約加租逾一成

根據租管條例,劏房業主在首兩年租約期完結後,續約租金加幅不得高於10%。但165個受訪劏房戶中,三成最新一次續約時被加租,加租中位數250元,最高加租500元,3.8%受訪者租金加幅更違例超過10%。另外,有61%受訪者的電費及44.8%受訪者的水費均由業主釐定,疑多收水電費情況嚴重,每度電中位數達1.6元,最高更達2.2元。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差估署只處理4.54萬份AR2表格,佔全港11.04萬劏房約四成,不少租戶沒有保障。此外,部分業主為謀利,首租期訂立較高租金,部分租戶迫於無奈放棄簽訂書面租約以換取豁免續約時加租,條例保障成效大打折扣。

70歲的盧女士2022年起租住土瓜灣劏房,首份租約的租金4,500元,一年被加租500元,不但租約未滿便遭加租,且加幅逾10%上限,續租時再加租200元。

她指出,業主「睇我鄉下婆就蝦我」,其租住大廈納入巿建局重建範圍被凍結人口,她申請公屋已三年,估計業主看中她保留租戶身份等待上樓,不敢退租故違法加租,她亦敢怒不敢言。

Penny與丈夫及一對子女居於深水埗劏房,去年三度搬家,第一次是因舊業主續租時租金由3,700元加至4,500元,加上單位太小,故遷往另一間百多方呎劏房,租金增至6,500元;第二次則因住了四個月後出現滲水,業主任由裝修師傅進入單位維修,並建議她搬到毗鄰另一劏房,卻趁機簽新租約,租金加至6,600元;第三次搬往其他劏房,租金最後升至7,900元。

社協建議政府訂立起始租金,參照差估署對個別單位估值租金水平,規定劏戶租金不能高於估值120%,另租務主任恒常抽查,了解租戶有否遭逼遷或濫收雜費,以及業主是否違例,並加強對租客支援,倘有租戶舉報遭逼遷,應提供安置。

未交表格定罪案倍增

特區政府房屋局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指出,差估署持續透過宣傳教育鼓勵業主守法,並繼續打擊違例行為,該署在2024/25年度,處理了23,402份AR2表格,較2023/24年度處理的15,238份提升逾五成;沒有提交表格AR2的檢控並定罪個案為331宗,較2023/24年度增約一倍,累計至今年4月上旬已合共檢控770宗個案,法庭處理了508宗,均全數定罪,涉案業主被判罰400元至1,200元,合共罰款97.1萬元,有關個案的表格AR2已全數交回差估署,餘下個案正待法庭聆訊。

差估署2024/25年度亦查核逾1,000個分間單位的業主有否觸犯規管租賃罪行,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策略識別涉嫌違法個案,提升執法和檢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