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妝與個人護理產品是目前少數能為美國貢獻貿易順差的商品。業界數據顯示,2022年,美妝與個護產品為美國帶來約26億美元(約202億港元)貿易順差。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傷害這個產業。
《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產業和分析人士看來,美國政府加徵的高額關稅,擾亂了美妝產品的供應鏈,這項政策實際上阻礙這個數十年來美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例如一家香水生產企業在美國生產的產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到其他國家,會受到其他國家關稅影響。同時,這家公司也依賴進口原料,例如其香水瓶的部分組件來自中國。在目前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水平下,該公司不得不從其他國家尋找替代品。
企業:美替代供應商不存在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尋找替代供應商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這些組件在美國很難找到。他指出公司重新審視在美國本土找到供應商的可能性,「坦白說,可能特朗普並不知道,這些產業在美國並不存在。」
其他美妝品牌也面臨類似問題。零售分析師科恩表示,不少美妝大品牌依賴複雜的全球供應鏈,其原料來自許多國家,產品將在一國生產、在多國銷售。而美妝產業是受大品牌與其忠實客戶群驅動的產業,關稅可能促使例如加拿大消費者停止購買美國品牌。
初創企業也受到類似影響,一家成立於5年前的美國個人護理品牌先前增長趨勢極佳,但在其負責人看來,未來很難維持這樣的增長,因沒人願意在不確定的時期大展拳腳,也不會有人願意擴大投資,關稅政策實際上「扼殺了成長」。
零售業分析師尼爾桑德斯認為,關稅會帶給化妝品產業很大的負面影響,可能推高其部分進口原料成本,而這最終會傷害那些實際上在美國進行製造與生產的企業。他指關稅政策是「非常幼稚的政策」,這項政策「並不理解真實世界是如何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