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 時事評論員
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日爆發軍事衝突,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表示,中國製造的殲-10C戰鬥機擊落了五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三架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兩架俄羅斯製的戰機,引發國際廣泛關注。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空軍的軍備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其使用的法國及俄羅斯戰機 ,在不少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此次交鋒標誌着殲-10C戰機和「霹靂-15E」導彈「首戰告捷」,也意味着法製「陣風」戰機服役以來首次在實戰中折損。
航空工業自強不息實力領先
巴基斯坦在此次空戰取得出乎意料的戰果,具有多方面原因。第一,巴基斯坦引進的中國戰鬥機性能先進。
巴空軍此次空戰使用的是殲-10C和「梟龍」戰機。殲-10戰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全流程獨立自主研製三代機的集大成者,從一誕生就發展了多個新的型號,武器系統、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都有了質的飛躍。殲-10成系列化發展,顯示中國航空工業跨越式發展成就。巴空軍引進的殲-10C就是重要的改進型號,整體技術性能在全球三代機中處於領先水平。
「梟龍」戰機是「超7」工程項目,但在殲-10戰機研製的技術加持下,其性能較之前技術更先進,不到兩年就完成了首飛。如今,「梟龍」戰機已經有新的改型版,與殲-10C一起成為巴空軍的中堅力量。
第二,巴基斯坦引進的中國空對空導彈性能優異。
巴空軍從中國引進了不少先進空對空導彈,其中的「霹靂-15E」是佼佼者。該導彈配備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其最大攻擊距離約為145公里,顯著超過了印度「陣風」戰機配備的流星導彈及米卡導彈。
同時,「霹靂-15E」具備高度抗電子干擾能力。「霹靂-15E」配備了主動雷達制導和雙向數據鏈技術,具有實時追蹤和動態調整能力,不僅能在發射後持續通過數據鏈接收最新戰場信息,還能獨立識別目標,且末端衝刺速度可達超過5馬赫。這種「發射後無需干預」的模式,使其在複雜空戰中發揮強大的作戰效能。
更重要的是,「霹靂-15E」可與巴空軍使用的殲-10C和「梟龍」戰機搭配,支持雷達數據實時共享,從而形成高效完整的作戰體系。
形成有效作戰指揮體系
第三,巴基斯坦空軍引進的中國預警機能力更強。
在印巴空軍的軍事衝突中,不僅是先進戰機的對抗,更是電子領域的強烈對抗。巴空軍裝備了中國的升級版ZDK-03預警機,通過空中預警機可以實時掌握印度機群的動態情況。
ZDK-03預警機擁有接近600公里的探測距離,很容易在幾百公里外就發現印度戰機的動向,可快速指揮巴空軍的殲-10C等戰機迎敵。當印度戰機起飛,準備襲擊巴基斯坦時,很快就被巴空軍的預警機發現;而為避免被印軍雷達發現,巴空軍的戰機則可開啟無線電靜默,以超低空飛行方式快速接近並擊落對方。
可以說,預警機的指揮協調,是此次巴空軍取得輝煌戰績的最重要原因。相反,印空軍的戰機來自於多個國家,難以形成有效的作戰指揮體系。
第四,武器裝備從中國製造大踏步邁向中國智造。
無論是巴空軍擁有的殲-10C和「梟龍」戰機,還是升級版的ZDK-03預警機,都是中國軍工製造業持續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在此次空戰大放異彩的殲-10C、「梟龍」戰機、ZDK-03預警機等,已經不是中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中國堅持自主研發和製造,根據「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構想一代」的思路,研製出一大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武器裝備,中國製造已成功轉身為中國智造,足以讓國際社會驚艷。
第五,中國善用武器裝備,有效維護世界和平。
中國發展先進的軍工製造業,不是為了稱王稱霸,而是為了捍衛自身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製造越先進,中國國家安全、世界和平穩定越有保障,兩者相得益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