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看待A股散戶虧損和巴菲特暴賺港股?
你看漢字「炒」字就發明得非常精準,一個「火」加個「少」,就在火上炒,越炒越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投資者在A股市場感慨賺不到錢的原因。
你看巴菲特在萬里之外,在大洋彼岸,僅僅對中國股票出手了兩次就獲利頗豐,第一次是港股的中石油,持有了接近10年,賺了10倍,大概200億港元。第二次是港股的比亞迪,從2008年8港元買入,一直到300港元以上才逐步減持,可以說獲利達到了30倍以上,並且每一筆的金額都特別大。
所以大家不用感慨在A股上賺不到錢,很多時候可能就是投資理念不對,投資方法不對,沒有真正選到業績好的公司,沒有選到好的時機去買入,也沒有選到好的時機去獲利了結。很多人做投資還是憑打聽消息、打聽概念,在「炒股」而不是做投資。巴菲特曾經說,你只有把一個公司的股票當做公司的股東證,而不是當做一串代碼,這時候你才真正理解價值投資。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廣為人知的一句名言就是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承重機。股價短期的波動實際上就是買賣雙方的一種投票,是多空博弈,和公司的基本面沒有多大關係,但是放長了來看,股價最終是反映公司基本面的變化。為什麼過去30多年A股市場也湧現出一批上百倍的大牛股?其實無一例外都是因為他們的業績漲了上百倍,他們在一個朝陽行業裏面處於領先的位置。
反之再回頭來看,每年炒的那些熱點板塊、熱點股票,炒作完之後都是一地雞毛,所以在A股市場做價值投資同樣是適用的,只不過因為A股市場畢竟只有30多年的歷史,剛過而立之年不久,和美股上百年的歷史相比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我們國家也在不斷深化改革,完善資本市場的體制、制度,讓市場更加完善,讓市場更加成熟,讓投資者更多回歸到價值投資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