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
港股在上周五(5月9日)收市報22,867點,全日升逾91點,連升七個交易日共漲895點,陰陽燭日線圖呈陽燭,短線技術指標的14RSI移至59.49越過中軸續底背馳,走勢趨強。大市初步阻力區為23,085至23,197點,往上有23,330、23,502及23,762點。初步支持區為22,691至22,589點,往下有22,449、22,280、22,089點。
綜合而言,投資者短期要注意之處,主要包括中美貿易談判似乎未有出現達成協議跡象,最大阻礙為美方仍堅持對華加徵的「對等關稅」;同時大行紛預期美股下調風險增加,高盛經濟師更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機會率達45%。
中芯首季倍賺 關稅前企業趕出貨
個股方面,市場焦點股之一的中芯國際(0981)早前公布季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於2025年一季度達1.88億元(美元,下同),同比增長約1.62倍,相較於2024年同期少賺68.9%之況,有明顯改善,值得留意分析。
筆者認為必須指出的是,該集團管理層於業績報表對2025年二季度即下季度有兩個重指引:1.收入指引為環比下降4%至6%,以一季度的22.47億元計即二季度的收入該為21.57億元至21.12億元,相對於2024年二季度收入19.07億元,即仍有同比13.1%至11.1%的升幅。相信此況與企業趕在美國單方推出「對等關稅」惡舉前赴運有關:中芯國際的美國市場收入於2025年一季度佔比12.6%,高於2024年四季度的8.9%。2.中芯對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指引為18%至20%,低於一季度的22.5%而又高於上年同期的13.7%。估計此與該集團銷售成本未能迅隨收入升幅同步收窄有關。
市場業務結構正重整
不過,該集團重整主要市場業務結構,以中國市場為主的收入佔比84.1%,比2024年同期的81.6%提升2.3個百分點,而對歐亞區佔比降0.3個百分點至3.1%,對美國區佔比更跌2.3個百分點。此一變化,顯示中國市場需求強烈,而歐美保護主義抬頭。
至於中芯國際的具體業務發展,為銷售經營情況,頗為穩定,如產銷重點聚焦於12吋晶圓,而銷售額於該集團總額所佔比重達78.1%,比2024年的75.6%高約2.5個百分點;8吋晶圓佔21.9%。
重要的是產品銷售的最新變化,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啟示性,所側重的「消費電子」佔40.6%,比上年的30.9%提升9.7個百分點,該配合國家的「舊換新」政策作出產品產銷調節。「智能手機」類業務收入,佔整體收入比重24.2%低於上年的31.2%,乃與手機市況有關。二者皆為新興抬頭的項目。餘者的佔比情況為:「電腦與平板」收入佔比達17.3%基本持平於2024年首季的17.5%。「互聯與可穿戴」項目佔8.3%回落4.9個百分點。「工業與汽車」佔9.6%轉升1.8個百分點,可視為切合市場時宜的變化。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