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代表隊制定作戰策略。——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為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南豐集團近日舉辦全港首個「校際執垃圾比賽世界盃」,吸引全港12間中學、逾200名學生組成38支隊伍,於限時內化身「城市清道夫」穿梭深水埗鬧市,親身體驗前線清潔工人的辛勞,啟發學生同理心和環保意識。是次比賽,各隊共拾獲108.7公斤垃圾,以及771個金屬物料、膠樽及玻璃樽可回收物,最終由來自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的4隊同學隊伍,以33,930得分奪得全場總冠軍殊榮。有不少同學紛紛表示,通過活動認識到環保重要性,並會身體力行推動源頭減廢及回收。

學生於社區尋找可回收垃圾。——主辦方供圖

比賽現場共有25個打卡點,橫跨深水埗多個著名古蹟及地標,學生們需即場規劃路線並在限時60分鐘內完成垃圾分類及收集任務考驗學生團隊合作、比賽策略、路線規劃,以及對減廢和廢物處理意識等能力。樂善堂余近卿中學參與學生陳柏睿表示:「原來執垃圾真的很辛苦,想不到要在社區內找垃圾也並不容易!」

此外,於深水埗楓樹街遊樂場特設學生創意「執垃圾神器」展示攤位,12間參與學校的學生運用設計思維和STEAM知識,通過日常觀察城市清潔工的需求,利用收集得來的回收物料,製作出多款具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環保執垃圾工具,例如配備LED照明功能的模塊化掃把,方便清潔工在光線不足的環境工作;亦有學生利用麻繩、回收塑膠瓶、鋁罐和廢棄木塊等物料,製作出特殊弧形設計、可靈活旋轉的掃把頭,提升清潔效率;更有組別巧妙以雷神之錘為靈感,打造符合人體工學的環保神器。

賽前主辦方更為學生提供6節課程,讓他們讓學生有機會與商界、環保團體、環保初創企業以及前線清潔工組織等交流,認識源頭減廢、循環再用、垃圾分類等環保知識,多角度了解「甚麼是可持續發展」。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的賴錦豐表示:「透過今次活動的體驗課程,我更清楚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意義。從最初構思到實際製作『執垃圾神器』,我們團隊克服了不少挑戰,這個過程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創意及解難能力,更讓我理解環保實踐必須貼合現實需要,才能真正幫助社區,推動可持續的未來。」他未來將會身體力行,推動源頭減廢和回收。

「校際執垃圾比賽世界盃」得獎名單如下:

1. 隊際獎

冠軍:天主教伍華中學

亞軍: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季軍: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2. 校際獎

全場總冠軍: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全場總亞軍:天主教伍華中學

全場總季軍: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

3.「最佳創意執垃圾神器」獎

冠軍: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

亞軍:滙基書院

季軍:潔心林炳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