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歐洲日文化節」昨日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於5月5日率先報道相關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有攤位以VR介紹意大利的馬哥孛羅景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小朋友在「2025歐洲日文化節」上合唱法國童謠《小鳥與孩童》。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港首4月迎1600萬旅客 續以科技改善體驗 資訊行程可問AI

香港旅遊業正逐步復甦,今年首4個月,香港共接待1,600萬人次遊客,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而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內地訪港旅客較去年同期多22%。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今年黃金周零售業表現理想,整體秩序良好,交通、景點等大量旅客擁擠的情況減少。對此,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要求精益求精,要多用科技改善旅客體驗,政府未來會利用科技方便旅客安排行程。香港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就透露,香港旅遊發展局計劃於明年推出旅遊實時地圖,協助旅客分流不同時段到訪景點,並加入人工智能(AI)按旅客輸入的喜好,協助設計行程,改善旅客的體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在一公開場合表示,在政府及業界的努力下,香港旅遊業疫後實現強勁復甦,今年首4個月共接待1,600萬人次遊客,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以歐盟旅客增長尤為顯著,較2023年增1.4倍。五一黃金周錄得約110萬人次訪客,非內地遊客約有18萬人次,增長超過三成,凸顯香港旅遊業的韌性和吸引力,有信心未來數年旅遊業發展會達到新高度。

跨部門小組黃金周分流下工夫見效

陳國基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今年五一黃金周的酒店入住率接近九成,零售業亦表現理想,珠寶等銷售額增長30%至40%,酒吧業生意更錄得40%至50%的升幅。

他表示,行政長官李家超很重視內地旅客的體驗,同時要「好有秩序」,因此由他領導的跨部門小組「做咗好多工夫」,令今次五一黃金周旅客秩序良好,交通、景點等大量旅客擁擠的情況有所減少,例如萬宜水庫東壩在增加小巴班次後,整體順暢,旅客不用排長龍等車;小組又事先與旅行團溝通,提醒團與團之間用餐時間要分散,避免人群聚集。

同時,特區政府又會在長假期前夕留意內地媒體稱讚香港哪一個「打卡點」,例如在舊油蔴地警署等熱門「打卡點」,就安排了更多警員維持秩序。

被問及五一黃金周期間,旅客在落馬洲站擠塞及二維碼車票系統故障等問題,陳國基認為,港鐵當時採取間歇性開放閘機疏導人流及提升Wi-Fi容量的應對措施,處理恰當,但港鐵需為未來大型節日做好準備及預案。

被問及是否正爭取增加「一簽多行」城市時,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首要考慮香港的承受力,然後再適時放寬更多內地旅客來港,「要香港承受得到,旅客先體驗好。」未來,特區政府會利用科技方便旅客安排行程,例如在港珠澳大橋提供實時影像供旅客參考、昂坪360纜車可以預約登車等,為旅客帶來更好的旅遊體驗。

張馮泳萍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按目前計劃,香港旅發局將於明年推出旅遊實時地圖,會參考主題樂園地圖,把不同景點輪候時間納入地圖資訊,「例如昂坪360,乘客到達會知道時間。昂坪360附近有商場,乘客可以閒逛,所以其實很多景點有推行。至於有否數字要再看看,因為現在無處不旅遊,有時有些景點會突然爆紅,其實要看清楚情況作特別安排。」

生態旅遊景點研分時段限車進入

對西貢東壩等生態旅遊景點吸引不少內地旅客到訪,她坦言,長遠而言需要有一定的規管,包括考慮分時段限制車輛進入,但不會考慮收取費用:「去看那些六角形岩柱、看到大海這麼漂亮,好像一個世外桃源,去的遊客都不想見到全部都是人頭、逼到走不動,所以那裏不是一個可以容納很多人的地方,所以長遠來說,我們要和各個部門去想方法,第一就是分散遊客去不同的綠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