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9日,莫斯科紅場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颯爽英姿。黑龍江大學與莫斯科國立法律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陸家琦與眾多中國留學生一樣,以海外學子的赤子之心,共同見證這場跨越山海的家國榮耀。
千里奔赴雙向牽掛
四月末,當儀仗隊赴俄消息傳來,陸家琦與同伴們便開始籌備觀禮行程。5月3日下午,他們迫不及待地從宿舍出發,去觀看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綵排,在地鐵上偶遇一位拖着行李箱的中國留學生。「他剛從聖彼得堡坐了一夜火車趕來,說『就想在異國見見娘家人』。」陸家琦回憶道。紅場外,留學生們手持五星紅旗搶佔觀禮位,一位在俄留學五年的學子感慨,「五年前我在這裏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如今祖國強盛,讓我在莫斯科都挺直了腰桿。」
當《強軍戰歌》旋律響徹紅場,儀仗隊以每分鐘116步的精準節奏踏破人群歡呼。陸家琦眼眶濕潤,「『請把新征程號角吹響』的歌詞在腦海炸響,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以『黃沙百戰穿金甲』的豪情,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人群中,留學生自發高唱《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與儀仗隊軍旗交相輝映。
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當《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穿透莫斯科五月的微風,我的喉嚨瞬間哽咽。」莫斯科國立大學中國留學生王辰睿在電視機前,看着儀仗隊方陣從眼前走過,淚水模糊了視線。她下意識哼唱起《強軍戰歌》,身旁的俄羅斯同學忽然豎起拇指,用生硬的中文高喊,「中國,好!」。
王辰睿感慨,「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口號。儀仗隊的每一步都像在告訴世界,無論身在何處,中國人的脊樑永遠挺立。」近幾天來,王辰睿注意到,許多俄羅斯民眾主動與華人合影,甚至有孩童模仿儀仗隊敬禮動作。「他們眼中閃爍的不僅是對中國人的驚嘆,更是對和平與正義的共同嚮往。」王辰睿說。
陸家琦說,「儀仗隊是『行走的中國文化名片』,他們展現的不僅是軍威,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王辰睿說,五角星與八一軍徽在紅場同框,恰似「歷史與未來的對話」,昭示着中國在文明互鑒中的責任擔當。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海江 連線莫斯科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