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參觀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10日在汕頭展開專題調研行程,下午到當地的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等考察。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內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很多重要史料妥善保存、呈現公眾,相關經驗值得香港借鏡,並建議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做好愛國教育工作,弘揚愛國、愛港、愛鄉精神,鼓勵香港青年努力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特區政府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應結合歷史傳頌方式推行,正如汕頭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讓大家能夠鑑古知今,珍惜國家現在的繁榮、和平、安定、和諧,一起團結努力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相關活化歷史遺址的經驗值得香港借鏡。

她指出,香港本地就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交通站舊址,但至今仍是一間荒廢的小屋,尚未活化起來,期望特區政府可以設立抗戰歷史徑,並將當年的交通站變成香港本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專題調研組組長馬逢國表示,汕頭成功將一大片百年騎樓建築成功保育活化,成為吸引各地旅客、年輕人專程前來的汕頭小公園歷史街區。這些經驗證明景區的原始用途不應成為發展的障礙,正如香港有很多自然風景或富有文化特色的打卡點,但大部分多年來都未有提供相關旅遊配套,建議特區政府應以破格、靈活的思維將更多打卡點升級改造,譬如在萬宜水庫東壩等地發展合適旅遊產業等。

專題調研組副組長吳秋北表示,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妥善保存、展示很多重要中國革命事業史料,建議特區政府亦要設法收集、梳理本地的愛國史料,譬如東江縱隊在香港淪陷期間,展開的秘密大營救,在日寇嚴密封鎖下,營救數百名文化界人士、轉移往安全地方等歷史,開發本地的紅色旅遊路線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振彬表示,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所介紹的潮州文化,簡單來說就是很多潮州人都乘「紅頭船」離開家鄉到各地發展事業,而每個人都掛念家鄉,大家賺到錢都會回鄉建設。潮州人這種團結、開拓和奮鬥精神,十分值得香港新一代年輕人努力學習。

他建議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做好愛國教育工作,弘揚愛國、愛港、愛鄉精神,鼓勵香港青年努力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鼓勵更多港青到內地實地觀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孫偉勇表示,汕頭政府致力保育愛國教育相關文化歷史資料及建築,讓當地居民、旅客,有機會重溫相關珍貴歷史,相關經驗值得香港借鏡,尤其是相關史料能夠分不同主題,清晰地鋪排和敘述,相信可增加青少年對國家認知等,並希望香港要多些與內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相關博物館等交流,合作推廣,鼓勵更多港青到內地實地觀摩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曉峰表示,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能夠讓參觀者深深感受到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蘊,認為當中的非遺文化、華僑文化,以及城市發展歷程等介紹及展示用心,充分體現出當地政府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他認為,香港身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應該更好善用智能科技,包括沉浸式AR、VR、IoT等技術,協助各類型潮汕文化「走出去」,並透過舉辦相關網上展覽、文創市集及非遺推廣活動等,推動中華文化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而香港旅遊業界亦應積極爭取與潮汕攜手發展「一程多站」旅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