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演唱會遇上一位記者,他問我知不知道粵劇圈中傳聞現屆八和會館領導們以公謀私,參加八和油麻地新秀計劃的演出,剝奪了新秀的演出機會一事。我對該記者說:「我近日做了宅男,甚少接觸外界,不知道圈中有這個傳聞;但八和會館領導們與新秀同台一事,卻是我提議的,我會在香港文匯報的專欄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八和會館領導們的公道。」

去年3月31日,我在本專欄發表的《粵劇觀眾的入座率》曾提及根據康文署年報2021-2022年度年報的資料,高山劇場舊翼和新翼的入座率只得百分之二十五。其實到了翌年也沒多大的改善,像八和油麻地新秀計劃因油麻地戲院進行擴建工程的關係,遷移至高山劇場新翼演出,入座率便是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間。2024年2月28日晚的一次聚會裏,我向在座的新任香港八和會館主席龍貫天講述了以上的情況,希望他和新一屆理事想想辦法提升入座率。龍貫天主席很客氣問我有沒有好建議,我指出八和新秀移往高山劇場演出前,香港八和會館和康文署都努力地做了很多宣傳,但也未能吸引新觀眾入場,平均每場的觀眾數目還稍低於在油麻地戲院演出時。劇目方面,由每位藝術總監決定,理事們很難提出異議。此外,新秀的演出質素也不突出,很難在短期內提升他們的演出水平。我想到的唯一辦法是部分劇目由資深演員擔綱首場的要角,與新秀同台演出,然後讓新秀擔正,演出餘下的場次,這符合粵劇界一直倡導舞台上「以舊帶新」的傳承方法,也有機會吸引更多觀眾購票入場。不過,由於上屆粵劇發展基金決定把2023-2024年的八和油麻地新秀計劃資助額當作資助金額的上限,不會因資深演員的參演而增加撥款。及後,香港八和會館遞交給粵劇發展基金的資助申請書中,包括了「以舊帶新」的建議,而該申請亦在粵劇發展基金委員會獲得通過。

2025年第一季,我出席八和油麻地新秀計劃會議時,問在場的康文署代表有關八和新秀計劃的演出入座情況是否有改善。她說有老倌參與演出的場次上座率平均達百分之七十,個別場次更有九成的觀眾。如果情況持續,相信八和新秀計劃全年每場演出的入座率可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以上,夠接近一般粵劇演出百分之五十入座率。另外,我看過個別劇目資深演員的酬金,約為他們平時演出薪酬的一半左右,一如龍貫天主席2月28日晚所說只能找些肯「捱義氣」的手足。

補充一句,我在今年3月退出了粵劇發展基金委員會,所以沒有掌握該基金最新的資訊。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