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全球首台搭載自主研發的AI大模型的全骨科手術機器人、首個專用嬰幼兒患者的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產品……正在舉辦的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上,一大批前沿科技「狂飆」。本次展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相比往屆展區面積擴大,國際化率也大幅增長,國內外參展企業和機構達800餘家。本屆科博會設置信息科技、智能製造、醫藥健康、綠色雙碳、數字經濟和區域創新等六大展區,同期還舉辦了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多場貿易投資促進活動。

本屆科博會繼續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為展陳思路,六大展區匯集行業領軍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等,展示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基因技術、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新突破,重大基礎科學研究新成果,數字經濟發展新態勢,相比往屆展區面積擴大,國際化率也大幅增長,國內外參展企業和機構達800餘家。
本屆科博會突出未來產業發展新成果,集中展示前沿技術集群突破、跨界融合創新範式、產業應用示範引領,服務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如中科航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針對無人直升機和無人垂直起降飛行器自主研製的TZ350渦軸發動機;北京佰仁醫療科技股份公司展示的肺動脈帶瓣管道,是首個專用嬰幼兒患者的人工生物心臟瓣膜產品。

北京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優勢也是本屆博覽會的突出看點。如長木谷發布了全球首台搭載自主研發的AI大模型的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展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新突破;軟通動力數字技術服務採用全棧智能技術,展示出在金融、能源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能力。藉助北京科博會的展示平台,萬億級產業集群勢能充分釋放,吸引更多企業機構來京發展,為首都重點產業注入新動力。
展覽會還特別突出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新成效,展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新成果、前沿科技新突破、協同創新新作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如齊禾生科基因展出的編輯技術,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獲《Nature》雜誌關注;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位於羅斯海恩克斯堡島的中國南極秦嶺站,呈現我國在南極羅斯海區域的科研進展。
科技賦能新生活方面,展會上,杭州強腦科技展示了智能仿生手、輕凌M3智能仿生腿和深海豚腦機智能安睡儀等明星產品;慧兮科技的磁吸附爬壁機器人實現清洗、噴漆、檢測等多元運維任務,真正做到「一機多能」……本屆科博會進一步激活了「動態展示」的獨特魅力,讓更多觀眾獲得沉浸式的體驗。

此外,本屆科博會還設有一系列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包括2025北京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京津冀貿易投資促進協同發展系列活動、2025北京國際商事法律活動和未來產業系列推介會、專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會、科技成果推廣與產業項目合作推介會、人工智能產城新範式創新發展推介會、省區市科技產業推介會等推介洽談活動。多元的活動策劃以期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在創新驅動中推動合作共贏,在高效推介中讓高質量產業走向世界舞台。
北京科博會創辦於1998年,是中國首個以科技為主題的大型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展會,此前已連續舉辦26屆,參展境外代表團累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中外機構和企業達4萬餘家,簽署合同、協議總額1萬多億元人民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