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辦諮詢會50人出席 勞工處:近百人求助共追討約1500萬
海皇粥店日前突然結業,逾百名員工受影響。工聯會屬會飲食業職工總會昨日舉行海皇粥店員工諮詢大會,協助受影響工人提出申索,逾50名受影響員工出席。工會亦請來積金局代表講解強積金追討情況,並為員工即場登記及提供資訊。在海皇粥店工作了逾20年的梁女士表示,經勞工處計算,自己遭公司拖欠逾41萬元,「工作付出了辛勞,卻得不到應得的薪金,肯定不甘心。」她指丈夫早前曾需支付十多萬元大手術費用,只能向親友借錢,徒嘆無奈。勞工處昨日表示,至今收到近百名海皇粥店僱員的求助,主要涉及欠薪及解僱補償等項目,追討金額約為1,500萬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在海皇粥店工作了約12年的劉女士表示,公司多年來一直經營穩定,從沒想過會突然結業並丟下大批為公司打拚多年的員工,令她與一眾同事均感到十分徬徨。
她透露,公司欠她約5萬元,現時只能靠家人支撐着整頭家,接下來除了追討欠款,還打算透過就業輔導中心找一份新工作,「為了生活,無可能手停口停。」
前生產組員工:結業前一周已停產
被拖欠約10萬元的邱女士之前是生產組副組長,她指公司結業前一周已停止生產貨物,亦不再向店舖送貨,一班員工不停追問公司卻只獲敷衍回應,豈料最後突然結業。她說,自己於疫情期間每天朝七晚十一工作,甚至加班至深夜二時也毫無半點怨言,形容如今突然結業令人震驚,對員工的傷害很大。她更聲淚俱下地控訴公司老闆賣出物業賺取那麼多錢,卻拖欠大批員工款項,「負責人必須出來解決問題,盡快償還欠款。」
聾啞員工3月底退休 遭拖欠逾30萬
張女士昨日到場為聾啞人弟弟填寫申索等表格,她指其弟在海皇粥店從事廚務工作30年,今年3月底退休,經計算遭公司拖欠逾30萬元,「弟弟為公司付出30年青春,肯定要討回用自己能力和時間賺取來的報酬。」
出席諮詢大會的工聯會副理事長、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表示,大批海皇粥店員工在毫無準備下遭突然解僱,飲食業職工總會、工聯會權委、各地區服務處及議員辦事處盡力協助受影響員工追討欠款,以及尋找新工作。他一直嘗試聯絡僱主,惟至今仍未成功聯絡上。
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表示,據員工反映,海皇粥店自去年11月起已拖欠強積金供款,但每月仍扣除員工5%強積金供款。
自去年8月以來,積金局已為約200名海皇粥店員工追回約130萬元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並已由受託人直接存入受影響員工的強積金賬戶。截至本月8日,海皇粥店仍未為約130名員工繳交去年12月的附加費及今年1月至3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及金額約57萬元。至於上月的強積金供款,供款日為本月12日。
積金局(成員保障及服務部)高級經理李樂表示,目前首要是協助受影響員工追討被剋扣的強積金供款,該局已啟動程序入稟區域法院向海皇粥店提出民事申索,為受影響員工追討有關的欠款及附加費。
兩創辦人稱已主動聯絡勞工處
海皇粥店Facebook專頁昨日上載了海皇兩名創辦人蕭楚基及蔡汪浩為下款的聲明,稱昨日已開始清盤程序,已委任了清盤人負責後續安排,並已主動聯絡勞工處提供所需文件及一切細節,而勞工處亦會加快地按程序處理後續事宜。
聲明稱,海皇經營33年期間兩人始終恪守企業及僱主責任,所有員工的工資及福利均是準時發放,無一缺少,又稱他們從未放棄找辦法集資,無論賣出私人房產、到處問朋友借款、在私人賬戶內提取3,000多萬元去填補公司賬目還是忍受高利息貸款,均是為了確保有足夠資金去支付員工薪酬及其他經營費用。
勞工處表示,正積極跟進事件,已聯絡海皇粥店管理層,要求僱主向僱員支付欠薪及解僱補償,又呼籲其他海皇粥店僱員盡快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各分區辦事處登記資料,處方會為所有已登記的本地僱員及輸入勞工提供適切的協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