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策下,美國市場不確定性高企,令大批投資者轉投非美元資產。圖為美國證券交易員觀看美聯儲議息新聞。 路透社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美聯儲最新議息會議結果公布,維持指標利率不變。對於短期內的減息,投資者早已不抱期望。可不是嗎?去年底,特朗普勝選,外界已問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有何想法,後者擺明車馬,總統無權隨意罷免央行行長,有什麼便法庭見可也。

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亦不改大口本色,不斷挑釁。特朗普與鮑威爾之爭,近幾周白熱化,直到美元資產反覆尋底,止瀉無門,特朗普管治班子才迫於無奈,勸說特朗普別要硬打鮑威爾主意,以免危機惡化,一直更難善罷。

小心關稅談判落空

顯然,特朗普不是不想炒掉鮑威爾,只是形勢比人強而已。以此觀之,鮑威爾更無必要應酬特朗普而繼續原本方向,去年底預告提早在2025年結束減息周期,本來已成定局,只是特朗普啟動關稅戰以至一連串所謂改革,外界對於相關風險和不確定性,不得不小心提防,避險角色不再的美元資產,如今其實是危機風眼所在,更見明顯。

眼見關稅戰未能得逞,短暫放軟手腳,卻又大放厥詞,小心看來有機會開展的關稅談判,最終可能落空,令近期反彈變回跌勢。

特朗普念念不忘關稅

若以為特朗普怕了早前美元資產,不論股匯債,全方位的下跌,而肯懸崖勒馬,不再推進關稅,以免危機升溫,想法不全錯,但為時未必長。不過兩星期左右,又見新猷,不是傳統有形貿易工業製品,而是電影及創意工業,又把矛頭指向別國,認為美國電影工業衰落,別國搶了相關資源,又要大徵關稅云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朗普自號關稅人,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迷上關稅,至今不能自拔,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不一定是好事,對美國經濟的結構打擊,對全球經貿關係,地緣政治,都在重新定位。

積極分散風險,是當務之急。過去十多年,港股投資者認識到,不能單憑港股單天保至尊,組合內已陸續加入各地股市的指數,如今看來,亦不能再墨守成規,以往奉美股美債美元為避險之選,看來如今剩下來,真的可擔此大任的,只有黃金。

黃金取代美元 擔當避險角色

一般人都可感受,當今全球政經變化屬大時代結構轉變,未來發展如何難說得準,但原本美元資產避險角色下降,由黃金取而代之,卻明顯不過,受惠基本面,長線有一定勝算。

誠然,正常情況下,利率趨升,持有任何資產的機會成本皆上升,減低持貨的誘因,不獨影響黃金,這是現金流折現模式之下,資產計價的基本原理,而相關因素在過去兩三年,各國央行積極調低通脹壓力之下,收緊貨幣政策多時,已經相繼反映。重新強調,當前金價升勢,皆因特朗普政策不明朗因素主導避險,而以往擔此大任的美元資產,如今避險角色不再,難怪不少人改投黃金一票。

(權益披露:本人涂國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