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聚集在巴黎凱旋門,準備參加二戰結束 80 周年紀念儀式。 美聯社

歐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 昔日與美並肩如今各自盤算

香港文匯報訊 歐洲多國周四(5月8日)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不過美歐之間昔日團結一致、如今備受衝擊的跨大西洋盟友關係,令歐洲面臨全新的緊張局勢。《衛報》與《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顯著轉向疏離歐洲,持續3年多的俄烏衝突仍未結束。在意識到無法依靠美國或北約維持國防保障後,如何實現各國團結,將是歐洲戰略自主目標的最大挑戰。

《衛報》形容,特朗普新一屆任期的動盪開局,幾乎瓦解美歐跨大西洋聯盟。在應對俄烏衝突方面,特朗普一面轉向與俄羅斯設法談判,一面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卻拒絕承諾後續軍援和安全保障。特朗普亦宣稱不滿北約盟友「軍費開支不足」,揚言要佔領盟國丹麥的自治領地格陵蘭,副總統萬斯更在演說中言辭尖銳,公開質疑歐洲價值觀「不值得美國捍衛」。

歐洲多國意識到隨着美歐分歧加劇,歐洲的安全環境已發生根本變化。德國新任總理默茨就任後,周三即前往巴黎會晤法國總統馬克龍,雙方一致宣稱要共同強化歐盟的區域防禦能力和競爭力,打造馬克龍所言的「歐洲戰略自主」。作為歐盟的重要引擎,法國與德國的合作,對於兌現推動歐洲更獨立的承諾至關重要。

國防開支大增

歐盟亦有不少國家接連提高國防開支水平,馬克龍為法國今年國防開支設定目標,已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相當於一年增加300億歐元(約2,632億港元)預算。默茨成為執政基民盟黨魁前,也已主張大幅增加國防和基建開支。包括比利時、丹麥、芬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國家在內,已有16個歐盟成員國因大幅提高國防開支獲豁免預算上限。

各國團結成大考驗

不過《紐約時報》指出,對於長期依賴美國的歐洲,自主建立防務體系將極大考驗各國的團結。現時歐盟內部遠非鐵板一塊,長期對烏軍援已消耗多國大筆預算,引來更多反對聲浪。包括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與法國國民聯盟在內的極右政黨在政壇冒起,許多歐洲民眾直指歐洲社會貧富差距拉闊,質疑政府未有聽取民生訴求,刺激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紐時》巴黎分社社長科恩指出,新的地緣政治局勢考驗歐洲能否擺脫對美國的防務依賴,更積極獨立自主地參與解決俄烏衝突、應對地緣紛爭。「如果歐洲想要發展其國防及戰略實力,能夠與其長期的經濟巨擘地位相符,歐洲各國必須團結一致,以更多的膽識對美國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