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科技帶回家」活動現場。 受訪者供圖
●招商局「e賃務」。 受訪者供圖

招商局辦社區活動推廣「e賃務」 提升港長者生活品質

人口持續老化對香港社會安老支援系統造成巨大壓力。特區政府多年來提倡「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意在通過推動「居家安老」,減輕社會和醫療體系壓力。為給居家安老的老年群體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招商局面向香港長者人口密集的社區開展「樂齡科技帶回家」項目,通過社區活動推廣「e賃務」樂齡科技租賃及購買平台,提倡「可租可買」、「能者多付」(即讓負擔能力較低的長者獲得較多資助)的模式,普及樂齡科技輔具及創新服務應用,為推動香港銀髮產業發展、為緩解老年人群體「居家安老」的後顧之憂獻力。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葉紫翎

人口老齡化問題在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香港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男性80.7歲、女性86.8歲。按照人口推算,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將由2021年的145萬(佔總人口的20.5%)增加將近一倍至2046年的274萬(36%)。

結合機械人技術大數據分析等科技

「樂齡科技」是針對人口老化現象而衍生的科技產品,結合了機械人技術、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雲端運算等科技的發展,幫助長者滿足其在起居自主、健康檢測、家居安全、復康保健及社交生活等方面需求,從而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和自理能力。

招商局「e賃務」樂齡科技租賃系統自2020年正式啟用,第一階段首先通過幾間社會服務機構合作作試點,為有需要的體弱長者或初癒出院人士提供樂齡科技輔助器材的租賃及評估服務,共服務3,000多個案。

2023年,為進一步推廣樂齡科技創新應用在更多社區落地見效,招商局推出「e賃務」樂齡科技租賃公眾網站,廣泛面向市民大眾提供諮詢及評估、器材租賃、清潔及保養服務、教育服務及體驗等支援,但項目最初推廣時,困難並不算小。

「一條龍」便民 服務直接到家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長者創新及科技項目主任譚灝彥介紹,「e賃務」是香港罕有的非政府參與,但仍可實現跨機構運用的平台系統,創服務先河。在「e賃務」的支持下,社聯不僅在各地區服務單位設置租賃點,更透過「樂齡科技帶回家」活動重點面向基層社區長者提供樂齡科技產品體驗及租借、器材清潔維修、健康檢查、社區服務資源連接等「一條龍」便民服務,直接將服務送到家門口。

居民最初對活動的了解有限,對樂齡科技的認知度不高,導致部分居民對活動持觀望態度。為此,招商局積極與各區區議員聯絡,區議員們通過派發傳單、張貼海報以及發送短信等方式進行宣傳推廣,有效提升了居民對活動的參與度。區議員的積極參與讓居民更有信心了解服務,減少了陌生感。

譚灝彥坦言,科技產品對長者來說是一個新事物,部分長者在使用器材時會有所猶豫,擔心被騙或因不會使用而損壞器材。他們對科技產品雖有濃厚興趣,但由於缺乏講解和指導而感到害怕和迷茫。此外,長者有時會擔心打擾他人或因添置新物件而被子女責備,因此需要更多關心和支援。

建可持續居家安老模式 讓長者樂而忘齡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黃奕表示,招商局自2017年開始參與香港「樂齡社會」特色議題,期望透過資助樂齡科技及創新服務等的應用普及,助力香港社會建立可持續、成效佳的居家安老模式,讓長者樂而忘齡。近年來,國家持續完善安老政策舉措,加強發展銀髮經濟,鼓勵產品和服務創新迭代,以回應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一趨勢也為香港樂齡科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招商局將繼續支持香港舉辦第九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不僅引入更多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樂齡科技產品,還將特設展銷專區,支持機構及個人用家現場購買心儀的產品,推動本地銀髮產業發展,促進大灣區經驗交流分享。同時進一步增設和完善「e賃務」系統的購買功能,為社區提供更多有彈性及多元化的樂齡科技應用方案,為提升香港安老服務質量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