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昨日在回覆香港文匯報記者查詢時表示,片區開發的規劃應預計市場作用,現時土地供應相對充裕,但若將土地直接批予發展商開發,難度可能較大,甚至導致地價下降。發展商除承擔一般角色外,還需擔任聯繫人,引導產業進入項目,這增加了其負擔,使其態度更為審慎。若政府主導產業導向,發展商或更願意參與。企業若已確定落戶,發展商亦可協助建設,甚至提供人才公寓,減少溝通成本。若政府主導,效果或更佳。此外,現時拆息上升機會降低,短期內會利好土地市場。

可借鏡內地提供稅務優惠

張翹楚指出,若回顧內地早期的片區開發,會發現當時許多地區提供了特別的稅務優惠,例如前兩年免稅,後三年減半徵稅等。香港也可以借鏡這種靈活性。他又認為不應過分資助企業,而是可以通過調整稅制或提供土地優惠來吸引投資。例如,免除土地費用並非無條件贈與,而是要求企業承諾長期發展,帶來就業和經濟效益,這個方向值得深入思考。

在片區發展模式方面,張翹楚認為除了確定產業導向,明確產業類型、產業細分和產業深化之外,更需要進一步細化到具體的機構或單位。例如,針對某個具體機構深入了解其需求,並根據該單位或機構的要求進行調整,而非僅僅停留於表面。例如,若是比亞迪或廣汽這類企業,他們可能對廠房的容積率、使用形式及規劃模式有不同要求。假設成功引入這些企業,或者清楚知道是哪家企業參與時,就可以針對其需求進行規劃,甚至允許企業自行建設。政府只需提供土地,讓他們自行開發,甚或達成承諾,例如每年帶來一定數量的就業機會或經濟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