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萎縮0.3%,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圖為美國民眾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一家超市購物。中新社

7日清晨,在太陽剛剛衝破地平線升起之際,持續數月的中美關稅戰也迎來了一絲難得的「和平曙光」。7日早上六點,中方正式宣布中美將在瑞士舉行經貿高層會談。這將是此輪關稅戰以來中美高層就關稅問題展開的首次正式接觸。

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陸續以所謂芬太尼和「對等關稅」等為由,對中國輸美商品多次粗暴掄起關稅大棒,累計加徵高達145%關稅。此外,美國還對華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收緊對華雙向投資限制,討論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對中國造船等行業發起「301調查」並提出徵收港口費等限制措施。

面對美國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霸凌行徑,中方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進行了堅決有力反制。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無論是打還是談,中方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決心不會改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和目標不會改變。眼見高壓和訛詐無效反而越來越引火燒身,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伸出「橄欖枝」。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消息一經公布,立刻推動美國股指期貨大幅走高。這其實也間接折射出美國業界和消費者乃至全球的期盼。然而,即將在瑞士舉行的會談只是中美邁出的第一步,中美間的諸多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別是對於美方,中國仍要「聽其言而觀其行」,畢竟美國曾多次對中國說一套做一套,為了一己私利出爾反爾言而無信。

2020年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中方認真履行協議義務,保護知識產權、增加進口、擴大農產品和金融領域市場准入。然而,美方對協議卻是合則用、不合則棄,不僅未落實或未完全落實協議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等承諾,反而持續升級對華遏壓,出台出口管制、投資限制等一系列對華打壓遏制措施。

美應先取消無理加徵的關稅

美國想必也心知肚明,不能靠給別國扎針吃藥來為自己治病。近年來,美國國內面臨長期的產業空心化、低儲蓄與高消費結構矛盾,以及吸毒、種族、就業、難民等經濟和社會發展難題。這是導致美國發起關稅戰的根本內因。但關稅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雙輸選擇,這不僅收割不了全世界,更是飲鴆止渴反噬美國自身。美國最終還要通過自身改革來從根本上解決自身問題。

「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美方真有誠意解決問題,第一步還是要先從取消無理加徵的關稅開始。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