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岳博士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貿發局主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次率團出訪中東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首次帶領香港與內地企業家共拓商機,打破了過往單打獨鬥的局限,充分體現香港「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和優勢,為內地企業搭建「走出去」的橋樑,展現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巨大增值潛力與協同效應,可謂既顯示「一國」優勢,又善用「兩制」之利。在當前關稅戰陰霾籠罩、全球經濟重心加速東移的背景下,我們國家維護開放公平貿易,在國際社會贏得廣泛認可和尊重,也為香港攜手內地企業拓展全球市場營造了有利大環境。行政長官李家超這次中東行不但可進一步增進香港對中東市場的了解,更可向中東國家介紹香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鼓勵中東商界透過香港開拓商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值得期待。
李家超特首將率領代表團訪問中東國家卡塔爾和科威特,這是他任內第二次出訪中東。在當前關稅戰陰霾籠罩全球經濟之下,李家超特首這次中東之行更是別具意義:一是首度有內地企業直接參與訪問團,利用香港國際平台共拓商機,打破了過往單打獨鬥的局限,充分體現香港「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和優勢,為內地企業搭建「走出去」的橋樑。二是中東與香港在經貿合作上有很大的互補優勢,這次中東行不但可進一步增進香港對中東市場的了解,更可向中東國家介紹香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鼓勵中東商界透過香港開拓商機,為兩地企業開拓更大的發展機遇。關稅戰進一步加速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特首中東行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香港與中東合作搭建「信任之橋」
繼上月率團訪問浙江,與「杭州六小龍」交流,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創科合作之後,李家超特首再次率團訪問中東。這「一內一外」兩個訪問團,充分展現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在「一國兩制」之下既可深化與內地省市的合作,發揮兩地協同效應,同時又讓香港可以開展國際的經貿交流。
這次中東之行是李家超特首任內二度出訪,目的地是另外兩個海灣產油國卡塔爾和科威特。此行的最大特點是,訪問團除了特區政府官員和香港商界代表之外,更包括20多位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內地企業家,涵蓋金融、工商、貿易、基礎建設、創新科技、能源、運輸物流等多個領域。這樣的安排別具深意,一方面有助發揮香港與內地企業的資源和優勢互補,將香港的專業服務、國際網絡與內地企業的完善製造鏈、科技創新等有機融合,更好地開拓中東市場。
另一方面,在關稅戰之下,不論是香港或內地企業,近年已經不斷開展多元業務,將生產外移,並拓展中東、東盟等市場。但同時,拓展市場既需要有香港這個國際平台,更需要有政府作「引路」,這次由李家超特首親自帶領,讓香港和內地企業代表更好地了解當地金融、貿易、科技等方面最新發展,探索新機遇共拓新商機,將可為香港與中東合作搭建「信任之橋」,為香港和內地企業帶來巨大機遇。
2023年的中東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都高度重視經濟的多元發展,兩國硬體基建更是發展迅速,特別在金融持續發展、智慧城市、創新科技等方面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例如,沙特阿拉伯「2030願景」計劃,就準備投入5,000億美元發展汽車工業、軍武研製及流通服務業市場,並在沙特西北部打造一座新的未來城(NEOM),當中將衍生大量的融資以及各種專業服務需求,香港的金融及專業服務優勢更可大展拳腳。當時我們就成功促成了13份備忘錄,涵蓋金融、創新科技、商務、交通、能源等範疇,部分已經落實,為兩地合作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正在深度重塑,經濟重心東移,新興市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去年中東國家駐港公司數目就按年上升逾兩成,特區政府亦計劃增加在中東的經貿辦數目,反映香港和中東在經濟合作上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關稅戰之下,香港面對不少挑戰,也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關鍵是做到識變、應變、求變,積極作為,大力開拓新興市場。
凸顯香港「內聯外通」角色
科威特和卡塔爾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和創新中心之一,也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2018年至2024年間,香港與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合共增長約四成。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近年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在科威特和卡塔爾的投資額也大幅上升,2013年至2023年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21.6%和11.6%。卡塔爾和科威特近年都致力推動經濟多元化,加強科技和可持續發展元素,特別在當前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複雜的形勢下,兩國都希望進一步加強投資亞洲,並且布局內地市場。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專業服務中心,香港與中東在經貿合作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香港的強項正好滿足中東國家的轉型需求,例如科威特和卡塔爾銳意發展AI技術,但在生成式AI的技術中,有七成來自中國,此行將可推動中東國家與內地AI企業合作,實現三方共贏。此外,在低空經濟技術、智慧醫療、綠色建築、智慧康養等方面,香港與內地企業都具有優勢,如果能夠通過香港平台加速合作落地,對於兩地企業都可開拓更大的機遇。這次中東之行將可進一步凸顯香港「內聯外通」的平台角色,為中東企業「引進來」、助香港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發揮橋樑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