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資深經濟學家徐建煒(左二)、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右一)。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其間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談。法國外貿銀行預測,若中國向美國出口因關稅戰而銳減80%,淨出口部分將拖累經濟增長(GDP)約1.9%,而消費萎縮及投資下滑亦分別拖累GDP約0.4%和0.2%,導致就業市場將流失640萬至780萬個職位。即使中央政府推出政策提振經濟,預計今年內地GDP增長將放緩至4.2%。

法國外貿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學家徐建煒表示,以往內地經濟增長目標多鎖定在5%左右,惟受外部不利因素衝擊,經濟增長前景未明。若內地政府堅持實現5%的全年增長目標,便需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釋放更多流動性,並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包括高技術製造業及消費升級等新動能領域,而非再推高房地產。他估計,中央未來將重點推進兩方面工作,首先是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足,其次是推出更多由政府主導的基建與產業投資項目。

對於中美談判,徐建煒認為,在關稅戰開打前,美國的起始點已經是20%關稅,而中方必然希望全面撤銷加徵關稅;惟若從美國的目標而言,幾乎不可能完全撤回關稅。由於雙方的核心訴求難以一致,協調空間有限,料最終仍會「繼續談判」。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現時中美關係已轉為競爭,雖然仍有可能在新能源等部分領域合作,但在科技領域則難以達成共識。若美國繼續限制出口半導體這類中國「真正想買」的產品,相信雙方談判最終只會回到原點。

美聯儲下半年或減息兩次

吳卓殷預計,中國大概有三大政策方向應對關稅衝擊。在貨幣政策方面,由於內地通脹率較低,因此有較大空間實施降息降準,又預料今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會加強釋放流動性,而房地產市場亦將有更多政策出台。他認為,視乎中美貿易談判情況,料未來半年人民銀行有機會降準150個點子。

吳卓殷續指,至於香港方面,短期內將有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尤其市場正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讓其他市場資金進入流入狀態,相信港股未來流動性將大增。不過短期內,美聯儲難以再次減息,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再有兩次減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