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當下,我國各地區的協同發展顯得極為重要。甘肅省政協委員、全國僑聯常委廖宇軒表示,甘肅與香港,一個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一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兩地相隔千里,卻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形成優勢互補。深化政策對接、產業協同、人才互動等務實合作才能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機遇立足國家戰略,共同譜寫國家發展新篇章。
「從經濟層面,甘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廣闊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在現代農業、新能源和文化旅遊等領域,具備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要地的條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擁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專業的服務體系以及發達的全球商業網路。兩地的合作可以形成『資源+資本』『產業+市場』的良性互動。」廖宇軒舉例指出,香港的金融可為甘肅的光伏基地等清潔能源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推動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甘肅為香港提供優質農產品和獨特的旅遊資源,豐富香港的經濟結構,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科技創新方面是兩地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廖宇軒認為,香港擁有頂尖的高校與科研機構,基礎研究實力雄厚,擁有暢通的國際科技合作渠道。而甘肅具備扎實的工業基礎與應用場景。兩地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聚焦在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不僅能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更能為國家科技注入新動力。通過香港的國際化人才和甘肅的專業人才互相交流合作,必定能達成互補,為兩地培育更多高素質的創新主體。
人文交流同樣是兩地合作的重要樞紐帶。廖宇軒指出,甘肅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黃金段,具有底蘊深厚的文化歷史。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市,具有多元發展。兩地可以深化合作,共同善用絲綢之路文化資源,打造特色的文旅品牌,並通過藝術展覽、學術研討、青年交流等活動,促進民心相通;加強文化交流不僅能豐富兩地的精神內涵,更能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多元魅力。
助港澳青年融入內地 研學交流是關鍵
在「一國兩制」下,推動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增強國家認同、促進區域協同的重要舉措。廖宇軒表示,近年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港澳青年更了解國情的最新發展,感悟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隴港兩地積極搭建平台、開拓渠道、提供條件開展了一系列青年交流活動工作。「我很榮幸能夠多次組織參與香港青年前往甘肅研學交流的相關活動,帶領學生和創業青年們走訪蘭州、敦煌等地,考察新能源項目、參觀歷史名勝,並與當地高校學生進行交流。這類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實實在在地讓青少年能夠親身感受甘肅的歷史人文和科技成就,感受西北發展的潛力與機遇,提升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
然而,相較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常態化交流,隴港青年互動仍面臨挑戰,例如由於交通成本較高,交通方式受限導致活動頻次偏低,且多數研學活動一直停留在參觀考察層面,缺乏像大灣區那樣的實習機會、創業等深度的融合機制。對此,廖宇軒表示,會在政協提案中持續聚焦「構建隴港青年交流長效機制」並提出多項具體建議:第一,聯合兩地政府、高校與企業,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兩地青年互訪,增設交流名額擴大交換生規模和開設暑期課程;第二,共建「隴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提供辦公空間、導師指導和融資服務;第三,開發「數字絲綢之路」線上交流平台,利用VR技術讓香港青年遠程體驗甘肅文化遺跡。這些措施旨在使青年交流從活動型轉向項目型、從短期型轉向長期型,以期未來形成常態化交流機制,助力港澳青年成為國家發展的參與者。
發揮多重身份優勢 積極擔任推動者
廖宇軒始終牢記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我一直努力做好隴港交流的聯絡員,利用香港不同社團等平台,促成兩地工商界、教育界、文化界的常態化互動;二是當好甘肅發展的智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在甘肅的實施建言獻策;三是做好香港社會的宣傳員,通過文章、訪談等形式,向香港各界客觀介紹甘肅的發展機遇和內地的真實情況。近年來,通過履職實踐和不斷地學習思考,我深刻體會到作為香港青年應該要善用自身獨特優勢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既要支持家鄉建設,又要促進港澳與內地的融合發展。」
隴港合作是為了互利共贏。廖宇軒強調,甘肅通過香港窗口走向世界,香港借助甘肅腹地拓展空間。這不僅是經濟互補,更是文化交融、青年共進的過程。青年既是受益者,更是推動者。當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在甘肅找到發展機遇,當越來越多的甘肅青年通過香港接觸世界,兩地融合發展的社會基礎就將更加牢固。作為政協委員,廖宇軒將繼續為兩地合作架橋鋪路,為「一國兩制」實踐貢獻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