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 資深評論員
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7日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熱切期待。輿論普遍認為,此次訪問必將引領新時代中俄關係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下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凸顯中俄兩國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鮮明特質。不僅利好兩國和兩國人民,也必定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安全性、穩定性和正能量。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國際秩序深刻調整,國際局勢複雜多變,某些國家的政局變動、極端主義和內亂外溢加劇了世界和地區的動盪與地緣政治緊張。中俄均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具有國際重大影響力和穩定力,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俄加強戰略溝通合作,在穩定國際秩序、主持國際公道正義、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和推動全球進步發展等方面作出重大新貢獻。
共同弘揚國際公道正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再一次提醒世人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才能更好地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對於煽動仇恨,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國家;對於推行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甚至公開威脅並不惜以武力侵佔吞併他國領土的說法和做法,國際社會必須予以抵制反擊,弘揚國際正義道義。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期間,將同普京總統就新形勢下中俄關係發展以及一系列國際和地區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溝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說,普京總統在4月1日會見中國外長王毅時承諾,將為習近平主席5月訪俄「準備緊湊、美好的日程」。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夫在接受俄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兩國領導人在莫斯科的再次會面極具象徵意義。這表明,無論西方如何試圖製造障礙,這支浩蕩的隊伍仍將堅定前行,避開流沙之地,沿着新的穩定的「絲綢之路」不斷前進。中俄夥伴關係已成為構建平等多極世界的關鍵和前景廣闊的合作方向。
中俄關係風雨兼程,積極探索出了「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鄰大國正確相處之道。雙方秉持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精神,不斷深化和拓展全面戰略協作,深化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為推動兩國發展振興和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為增進中俄人民福祉、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作出了重要貢獻。不管世界已經和正在發生什麼變化,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誼不會變,濟世為民的大國擔當不會變。有人企圖挑撥離間中俄關係,公然提出所謂的「反向尼克松」戰略,那是癡人說夢,癡心妄想。對這股邪惡勢力和歪理邪說,必須保持高度警覺。
保持緊密接觸戰略溝通
中俄兩國元首在不同場合已會面超過40次。中俄兩國無懼國際風浪,高層始終保持緊密接觸和戰略溝通,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夯實,兩國國際和地區合作以及各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拓寬深化,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放眼世界,恐怕沒有一對大國關係能像中俄這般成熟、堅韌、穩定。在習近平主席到訪前,普京總統指出,「俄中兩國可靠、穩定的關係本身增強了世界穩定性。」中俄關係發展自有歷史邏輯、戰略定力和內生動力。可以預料,習近平主席此次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必將把中俄高層互動推向新高潮,為兩國元首交往「長卷」和兩國各方面各領域的合作「巨篇」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