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立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

近日謝霆鋒在啟德體育園舉行《進化 Evolution》演唱會,三場演唱會門票一開售便迅速售罄,主辦單位宣布在4月27日重磅加開終極場。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演唱會屬文化藝術範疇,作為流行文化,演唱會的受眾更廣、影響更大、經濟效益更高,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及地區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除了吸引本地觀眾入場觀看外,更吸引鄰近地區觀眾來港,帶動旅遊業、零售及運輸業,推動本地經濟形成漣漪效應。香港擁有現代化的場館、高效的交通系統、多元的文化氛圍以及強大的觀眾基礎,這些因素都使香港成為吸引國際和本地藝術家舉辦大型演唱會的理想地點,發展成為演唱會之都。

形成獨特香港演唱會IP

謝霆鋒作為影、視、歌、商多棲偶像,演唱會不僅是音樂演出,更是情懷IP的變現。IP可以理解為所有成名文創包括演唱會、文學、影視、動漫、遊戲等作品的統稱。謝霆鋒的「型格硬漢」形象與創新舞台設計(如結合電影特效)提升差異化競爭力;他從叛逆偶像到成熟創作人的「進化」,呼應香港社會的轉型敘事。演唱會亦成為觀眾尋找身份認同的情感空間,類似許冠傑、鄭秀文等「情懷場」屢掀熱潮。

謝霆鋒演唱會體現了香港作為演唱會之都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香港觀眾對演唱會的消費意願強烈,其三場「秒殺」後仍能支撐加場,顯示本地及大灣區其他城市粉絲的高購買力。香港位處亞洲中心要衝,免簽證政策吸引國際藝人及觀眾。中西文化交融的基因,使其成為全球巡演必選站,例如Taylor Swift、BTS等頗具影響力的藝人均曾以香港作為亞洲巡演首站。紅館、亞洲國際博覽館等場館以專業度高、設備先進著稱。紅館獨特的「四面台」設計,拉近歌手與觀眾距離,成為香港演唱會文化符號;場地審批流程高效,主辦方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如謝霆鋒迅速加場)。

香港演唱會產業正形成獨特的文化磁極,紅館年均超200場的演出,帶動周邊商圈夜間消費增長35%。這個資料背後,是每場演唱會平均300萬港元的直接消費力,以及撬動餐飲、住宿、交通的三倍乘數效應。當國際巨星選擇香港作為亞洲巡演節點,帶來的不僅是門票收入,更是全球樂迷對城市品牌的深度認知。新加坡、曼谷等城市以稅收優惠爭奪國際演出項目,澳門憑綜合度假村資源打造「演唱會+旅遊」套餐,香港則需強化內容獨特性(如粵語文化、懷舊主題)。謝霆鋒演唱會爆滿證明了線下體驗不可替代。香港可借鑒韓國「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如Beyond Live),拓展收入來源。

以「盛事+旅遊」帶動經濟

紅館檔期常年爆滿倒逼創新,啟德體育園作為香港歷來最大型的體育基建,隨着其落成啟用,香港可舉行更多具規模和經濟效益的大型流行演唱會和體育賽事。受到全球競爭加劇、旅遊和消費模式轉變等影響,香港旅遊業亦需要求變創新,以更貼合市場需求,並發掘香港的獨特旅遊資源以吸引全球旅客,增強香港作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香港中西文化交融,擁有兩文三語的環境,加上獨特地理優勢,全球超過一半人口可以在5小時內飛抵香港,「辦盛事、吸外客」的條件和資格毋庸置疑。特區政府應把握契機,積極與相關行業加強聯動,發揮協同效應,為香港打造「盛事+旅遊」的發展模式,利用盛事經濟帶動零售、餐飲、酒店等消費,促進經濟收益。

文化軟實力正在重塑香港經濟版圖。Clockenflap音樂節吸引半數海外觀眾,締造單日萬人消費盛況;M+博物館夜間音樂會開創藝術消費新場景。這種演出加文旅的疊加效應,使過夜旅客人均消費突破8,000港元,較普通遊客提升42%。演唱會成為城市文化的放大器,讓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競合中佔據獨特生態位。

面對新加坡重金爭奪國際巨星演出的挑戰,香港需構建更立體的演藝生態。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館落成後,將形成從2,000人到5萬人的多級場館矩陣。優化電子票務系統、延長夜間交通、打造藝人創作基地等配套措施,可讓每場演唱會的經濟價值再提升25%。當文化消費與城市空間深度耦合,香港有望成為亞洲現場演唱會的超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