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而言,內地消費者信心趨於穩定,並非貴價物品就沒有市場,但區別於旅遊和戶外等體驗型消費「花錢買個開心」。對傳統奢侈品而言,現在消費者非常看重保值功能。
5月1日,老鋪黃金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店正式開市,這是繼豫園店後,老鋪黃金在上海的第二家門店,也是該品牌在上海高端商圈的首店。為了搶到尖貨,開業前一日,據稱即有消費者帶板凳通宵候場。有消費者表示,首日凌晨6點衝去排隊,結果人山人海,差點被擠爆,待到數小時後排隊入場,「尖貨已被搶空,差點氣哭!」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3日下午2點來到港匯恒隆廣場,在老鋪黃金門口掃碼拿號,最終在下午5點收到入場通知,候場逾三小時。而在號碼更為緊俏的前兩日,網絡上即衍生出老鋪黃金「代排隊」「代拿號」業務,黃牛出價約300至500元人民幣。
分析:用買奢侈品的預算買真金
前幾年,奢侈品店舖前常常大排長龍,如今「排隊王」易主。有市場分析指,老鋪黃金成功說服大家「用買奢侈品的預算買真金」,把握住消費者「既要面子更要裏子」的心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