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娥 南華金融副主席

騰訊音樂(1698)業務主要圍繞在線音樂串流、付費會員、廣告收入、線上活動及增值服務展開。公司依託騰訊集團的資源,與微信、QQ等平台保持密切合作,實現用戶數據共享和流量互補,有助於提高平台的服務效率和數據整合水平。同時,公司與多家音樂版權方及歌手合作,提供一定比例的獨家內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用戶使用體驗和市場競爭力。

由於騰訊音樂的主要服務內容集中於數碼音樂與線上娛樂,其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內地市場,這使得公司在面臨國際貿易摩擦和實體商品供應問題時影響較小。此外,內地政策對文娛產業的推動也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支持,使其在運營上更具彈性與穩定性。

在用戶層面,騰訊音樂透過整合社交功能、線上活動和互動服務,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用戶群。騰訊生態系統的互聯互通進一步降低了新用戶獲取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業績風險。

市場普遍預期騰訊音樂能夠隨着內容付費模式的普及和線上活動市場的擴大,實現收入來源的多元化發展。公司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推薦技術來優化內容傳播和用戶服務,這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並支持長期發展。綜合這些因素,不少投資者認為騰訊音樂在未來具有一定的成長潛力。

相比海外平台 具運營優勢

相比之下,國外主要平台Spotify主要面向歐美市場,其業務模式主要依賴訂閱和廣告收入,但在版權成本、全球市場競爭等問題上面臨壓力。騰訊音樂則專注於中國市場,在業務結構上涵蓋線上演唱會、虛擬禮物和社群互動等更多元化項目,這使得其在本土市場上具有較明確的定位和運營優勢。

估值上,國外龍頭Spotify的預測市盈率55倍。騰訊音樂預測市盈率只有18倍。雖然Spotify在用戶基數和增長能力上都高於騰訊音樂,但估值的差距已經反映大部分在這方面的因素。騰訊音樂在內地的優勢仍然是投資者需要關注其的主要因素。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其關連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證券的任何及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