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隨着新生命的到來,父母的喜悅往往伴隨着對未來的責任與規劃。為孩子購買保險可能不是每個新手父母會立即想到的選項之一 ,但它卻是父母為孩子未來健康、教育及財務安全的重要一步。有問卷調查報告指出,養育一個孩子至22歲需要最少600萬支出,相應地大部分人認為家庭收入要達到10萬元以上才足夠應付育兒開支。

嬰兒期首重醫療保險

特別是嬰兒時期,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容易患上各種疾病,例如感冒、發燒、腸胃炎或玫瑰疹等,嚴重起來可能導致高昂的醫療開支。加上嬰兒病情變化快,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檢查、住院或專科治療。在醫療成本持續上升的大環境下,合適的保險不僅能為孩子提供全面的醫療和人生保障,還能減輕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經濟壓力。

幼兒期宜增購意外保險

然後,當開始進入幼兒期階段,孩子開始探索世界、活動能力亦迅速提升。他們開始學步、跑跳,但缺乏安全意識,容易發生意外,例如撞傷或誤吞異物等。為這些不可預測的意外提供安全保障的正是意外保險。因意外所引致的傷害或後遺症,衍生的醫療費用可實報實銷,幫助家庭應對生活變化。同時因為保費較低,例如每年數百元保費即可獲得相應保障,性價比高,適合不同預算的家庭。

學齡期宜投資危疾保險

另外,幼兒期及學齡期亦是兒童癌症發生的高峰期。根據「兒童癌病基金」數據指出,香港每年約有一百八十個兒童患癌,每一萬個兒童中,約有一人是癌病兒童。最常見為白血病和腦瘤。由此可見,危疾保險必不可少。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嚴重疾病,可根據保額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作為財政支援。危疾保險除了保障妥瑞症和川崎病等生理上的兒童危疾,還涵蓋了兒童心理方面的嚴重疾病,例如自閉症和過渡活躍症等。而且,坊間現時有部分危疾保險可讓準媽媽於懷孕期間為腹中寶寶投保,為病徵未獲發現之先天性疾病提供保障。

青年期可考慮加儲蓄成分

最後,進入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在有「醫療」、「意外」以及「危疾」的三重保障安全網下,可開始培養理財意識,逐漸養成「儲蓄」的習慣,為籌劃日後的教育、創業或其他人生目標提供資金。儲蓄保險結合了儲蓄及人壽保障功能,為孩子提供未來財務增值支援的同時,還能在不幸事件發生時提供經濟保障。除此之外,部分儲蓄保險更增設學業成就獎,以此表彰孩子的傑出學業成績。並且提供多元貨幣選擇,可作為孩子海外升學之路的強大後盾。

透過適切的保險規劃,父母可以幫孩子打造一個更安全、更穩定的成長環境,為未來保駕護航。

溫馨提示:客戶購買保單前先考慮不同因素,例如購買保險的目的、保障需要、負擔能力、保障範圍等,從而選擇適合自己保險產品。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建議向專業的理財或保險顧問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