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醫管局若要把中西醫協作服務擴展至更多醫院服務點,並涵蓋至更多中醫優勢病種,人手是其中一個關鍵。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表示,現時有逾百名來自十八區中醫診所的中醫師參與協作服務,暫未出現人手不足問題,相信隨着中西醫協作服務的持續發展,能聘請更多中醫師參與。

黃巧雲強調,醫管局一直持續培育人才,包括自2022年底推出「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派遣本地中醫師到廣東省接受深化培訓,同時亦安排香港的西醫團隊更熟悉和了解中醫的治療方法、臨床應用和管理。

在病房結合病人情況培訓增經驗

她指出,透過計劃派來的專家學者與中西醫協作服務緊密相關,「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專家庫有20位專家,他們主要到香港進行臨床教學與科研相關工作,亦會到中西醫協作病房與本地中醫師一起參與治療,培訓香港中醫師。」她指出,此舉突破了大學一些理論培訓模式,直接在病房結合病人實際情況進行培訓,過去積累的經驗相當不錯,中醫師及西醫團隊的回饋均十分好。

中西醫協作服務在項目常規化前,每次收費為200元,後來特區政府加大資助力度,現時每次收費120元。

對於公營醫療服務新收費將於明年起生效,黃巧雲指出收費檢討是整個醫療改革進程重要一環,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亦正與中醫藥界和相關部門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其中會檢討收費及未來發展,若有調整會向公眾公布。